第二百八十章 君臣论策和崇祯敲诈

东厂督公 碑塔城主 1761 字 2024-04-20

简单的几个字,让崇祯浑身的热血沸腾了起来!

“好,朕就与秦兄闯这一遭!朕宁愿做个四处搏杀的亡命之徒,也不做一个受人耻笑的亡国之君!朕乃天命神授,又有秦兄这般无双国士,就不信斗不过那帮迂腐书生!”

秦书淮淡淡地吐出四个字,“皇上圣明!”

热血过后,崇祯又回归了冷静。谋定而后动,这个道理他自然知道。当年斗魏忠贤的时候是这样,现在斗东林党也会这样。

“秦兄,以你之见,当如何铲除东林党?”

秦书淮道,“臣认为当做到四点方才稳妥。一是掌控舆论,切不可让东林党将黄兄整肃朝廷法纪的事情抹黑成残暴无道,滥杀朝臣,否则黄兄就成了孤家寡人了!二是步步为营,切不可操之过急,需一地一省地清洗东林党,否则那些督抚联合起来反抗,事恐不测。三是先地方后京官。朝中六部、内阁及大理寺、都察院等部官员先一律不动,甚至用加官进爵予以安抚,东林逆党向来唯他们马首是瞻,只要他们安全,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麻痹东林党人。”

听到这里,崇祯插话道,“秦兄,舆论是东林的强项,朕殊无把握,秦兄可有良策?”

秦书淮轻描淡写地说道,“皇上放心,这点就交给臣便是。论攻心之策,他们东林党人都联合起来都不是臣的对手。”

崇祯一喜,立即点头道,“秦兄如此一说,朕便丝毫不担心了!”顿了顿,又问道,“不过,秦兄说要先地方后中央,那么先从哪一地动手呢?”

秦书淮不假思索地说道,“从战乱之地开始!若我们以肃贪为名对东林动手,势必引起东林警觉,需知东林党人十有九贪!但是如果我们以平乱为名清洗东林党,他们不但不会警觉,而且也无话可说,需知他们也希望能平定民变。”

崇祯一怔,说道,“如此,会否使剿匪战事更加糜烂呢?”

秦书淮很肯定的摇头道,“不会。只要官军不乱,当地官府就不会乱,因为当地军政早已被官军接手,官府已经名存实亡了。而因东林党人大都为文官,所以官军中少有东林党人,只要清洗掉总督和几个巡抚,官军就完全脱离东林党了。”

崇祯点头道,“秦兄说的没错。目前民匪最肆虐之地莫过于陕西、山西、甘肃等地,也就是杨鹤总督的三边。杨鹤手握重兵,但向来与周延儒等人同个鼻孔出气,想来也是东林党人,如此一来,要想清洗三边的东林党,就先要把杨鹤调走,然后派一可靠之人总督三边,秦兄以为呢?”

秦书淮说道,“杨鹤近来无大败,亦无大过,此时调走他有些蹊跷,势必引起东林党人的猜想。再加上如果杨鹤一走当地东林官员就遭到清洗,我们的目的性就太明显了。另外,就算调走杨鹤,要平息东林党众议,皇上还是得让他出任要职,将来也是个祸患。”

崇祯听秦书淮语气不善,似乎明白了什么。

“那秦兄的意思……”

秦书淮语寒如冰地说道,“臣建议还是让杨鹤死在任上好!”

崇祯只思考了一秒钟时间就点头同意了。至于怎么让杨鹤死在任上,他相信秦兄有一万种方法,自己无需关心。对此他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

问道,“那何人继之?”

“杨鹤手下有一参政叫洪承畴,臣认为此人当可担此大任。”

崇祯仔细回忆了下,说道,“洪承畴?就是那个率一千人解了韩城之围的那个?”

此时的洪承畴不过是小小参政,崇祯唯一听说过他的一次就是不久前的韩城之战。

但秦书淮知道这个人很快就会声名大噪,最终也会替代杨鹤,成为三边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