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售价,这并不是什么特别机密的事,如果有心,去任何一家大正药房逛一圈,这价格就了然了。
当然,那是卧底行为,是会被行内嗤之以鼻的。
但总的来说,即便给了对手自己药房药品的售价单,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价格战吗?那是老板要关心的事情。
况且,如果对方要打价格战,也不是瞒着售价就能避开的。这等于纸里包不住火。
所以,经过前期一番叙旧,徐波顺利知道了大正药厂准备走的套路,也拿到了大正药房药品的售价单。
售价单上的售价,已经远远低于金生大药房同品类药的售价,更何况,开业期间他们还打八折。
怎么应对,那就是老板的事了。
徐波告辞,他要给老板带去这个好消息。穆泓斌也乐得跟这个以前不太联系的大学同学,既炫耀了一番,又拉了近乎。
不过,这会儿的秦金生,怕是一点听“好消息”的心情都没有,因为,金生药业股票开盘后,虽然操盘手努力买卖试图活跃市场,依然被几笔几百手的卖单,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给砸跌停了。
秦金生有一句p要讲,他甚至觉得自己ri了狗了,股票居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连跌两个停板。
昨天损失六十个亿,今天又是近乎六十个亿。
这速度,赚钱也达不到。
若说唯一有点点安慰的,就是今天华泰银行也没好到哪里去。
没错,在林家豪砸了五个亿后,华泰银行便徘徊在跌四五个点的价位,走了半个多小时。
宋谦是无所谓,他还在街上溜达。
赵俊也很是乐意看,因为他在高价已经卖了。
但林家豪等着不爽了:难道因为价格不上不下,他这手上的货就不出了?不出货,就没有钱。
所以不管了,能卖多少卖多少!
金生药业的发展史,是每个进入金生药业工作的员工的必修课,徐波自然很清楚。秦金生祖上虽然一直从事医药销售行业,但却是在秦金生手上发扬光大,并改名为金生药业再上市。
这期间,据说秦金生曾经散财十数亿,就是通过压低药价从而兼并那些小药房,最终拿下了超过50的医药销售份额。
所以,秦金生曾经也是做过好事的。
只不过,到后来就是“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这《闪闪红心》里面的对白,还真就现实版了。其中尤以救命的手术用药为甚,其次便是日常用药。
最简单的例子,板蓝根的药方,各药厂其实几乎一模一样,效果,也是一样一样的,但基本山不管进的是金生大药房还是其他的药店,基本上只能买到金生药业制造的板蓝根,统一零售价38元。
而大正药厂制造的板蓝根,出厂价只要3元,销售指导价也不过5元。
问题是,买不到。
这指的是日常用药。
更大头的是手术用药。
麻药,用的什么药厂生产的,哪个病人有自主选择权?还不是医院给打了哪个就哪个?让付多少钱就付多少钱?
其实用的都是金生药业生产的麻醉药物。
麻醉药物,这个就更没技术含量了,大正药厂还有其他药厂自然也能生产,而且成本并不高。只可惜,生产了进不去医院,就卖不了,再便宜也没用。
而且也没病人敢说用一下别的药厂生产的便宜麻醉药,万一因为选择便宜的,药效短,手术做到一半药效过了,活活疼死,这责任在哪方?
所以,穆泓斌一说到价格问题,徐波立刻就想到了。
只是当年金生药业这么干的环境还比较宽松,所以十几个亿就够了,但那也是十几二十年前了。放到现在,不仅通货膨胀已今非昔比,就是有金生药业这个垄断巨头在,想要打价格战,哪有那么容易?
只是这个话,徐波就不说了。
两人又聊了一些无关的事,最后,穆泓斌才想到:“都忘了问你,你到岭城什么事啊?该不会就是为了给我介绍对象吧?”
虽然徐波来岭城不是为了给穆泓斌介绍对象,但确实是专门为了他而来。
“实话说,我是为了公司的事儿过来的。”徐波叹了一口气说道。
“什么事?我能帮上?”
也许是徐波的“坦白”,反而让穆泓斌更贴心了起来。再说其实他知道的东西真的很少,这点他也有自知之明,所以,能帮就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