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看起来行得通,但徐墨却打算就此打住,一来,他不知道会不会惊动那条三头蛇,他不是汪家的人,万一被它追了,想想就恐怖!
二来,他发现汪氏这条密道工程十分庞大,如果只是用来当逃跑路线的话未免有些浪费,或许还有一条?这样的话,一明一暗,就能让汪氏在极端的情况下还能保存一部分族人。
如果真有那么一条暗道的话,那里很可能藏着汪氏的一些重要的东西……
总之,现在继续往下,好的结果也就是顺利出去,出去后打不开那个铁盒,他不还得要下来继续寻找线索吗?这样的话还不如原路返回,至少后面的路走过一次,哪里有危险,已经心中有数,自然更为安全。
………………………………………………
此时在桃林的小院里,蔻娘和冯霞飞的谈话还在继续。
冯霞飞从来没想过,长时间不停的说话竟然是如此的累人!
她原来跟着父亲行走江湖,虽然见识多一些,但也多不多少,此时她倒是想没人说话才好……
讲完在渡河时遇到的大鱼,她舔了舔发干的嘴角,向屋里看了看,问道:“徐东家在干什么?这么久都没有动静?”
蔻娘头也不回的道:“不用管他,相公说有事会叫我的。”
说着话,她也看到了冯霞飞舔嘴唇的动作,道:“你渴了吧?我去给你倒水。”
说完她就起身倒了一大碗水递到了冯霞飞的手里。
接过水,她不由心中一暖,回想一下,她发现蔻娘实在是一个十分单纯的人,又想到蔻娘说一直生活在桃林,对她说的任何东西都很感兴趣,她又不由同情起来,于是喝完水后,蔻娘让她继续讲江湖见闻时,她也不觉得是多么难熬了……
下去是一道很陡的斜坡,让徐墨很轻松的迅速滑了下去,但落地时却只是轻微一振,几乎没有发出响声,从着地的触感来看,肯定是用了减震的材料,这样既保证人落地后不至于受伤,也减少了被外面的人听到声响发现的危险,从这一点看就说明设计密道的时候是很用了心的。
落地后,上面的地板已经合上,但眼前并非一片黑暗,因为在前方长方形的过道两边的墙上,插着四颗不规则的发亮的宝石,发出如月辉般的亮光,足够看清周围的情况。
徐墨低头看了看,地面上蒙了一层很细的尘土,只有他脚下自己的足迹,说明近期,甚至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人来过。
往前走,过道尽头被一扇虚掩的厚重石门挡住,石门上张牙舞爪写着八个大字:汪氏子孙,切勿修仙!
这八个字笔锋如刀,像是刻在上面似的,而且用墨极重,架构狂乱,一种愤懑、绝望和悔恨的情绪几乎要从字上飞出来似的,徐墨猜想写字之人很可能是二百年前导致汪氏一族败落的那位族长。
这扇石门极重,他歇了五次才推开了一道稍微宽敞的缝隙,能让他通过,可以想见,当后有追兵时,将它彻底关上肯定能起到不错的阻敌效果。
门后又是一道向下的斜坡,与刚才的过道相比,却是宽敞了很多,坡也不甚陡,慢慢走下去,能感到空气湿润了很多,让他的心情也不由放松了一些。
坡道长有五十多米,下面是两扇足有十米高的朱红铁门,像是后面才是正院似的。
门没有上锁,徐墨仔细观察了一番,稍微一用力,竟然就将它推开了。
门一打开,一股混合着树根泥土的清新水汽迎面扑来,眼前竟仿佛是一座地下山谷,面积极广,视线所及,可见七八个大小不一的水潭,里面不知道生长着什么植物或者生物,发出莹莹的光,像是倒映了七八个月亮;
上方是交织盘起充当顶棚的树根,它们并不是乱缠一气,而是很有规律,看起来竟像是一个个符纹,徐墨很快想到,它们应该正是上方桃树的根,或许是布成了法阵,才会这样规律;
也不是所有的树根盘在上面,偶尔也会有一束或者几束的根须长到下面,又在下面扎根,长成很粗壮的一团,看起来像是支撑的柱子似的;
在莹莹的水光照映下,可以看到左右两边的远处一片参差,高矮不平,像是连绵不断的山峰似的;
发光的水潭,偶尔掉落下水潭的声音,垂下根须上偶尔冒出来的一朵朵小花,让这片地下山谷一片安宁,像是童话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