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有些后悔,召见天火时一心只想知道阿离的消息,却忽略了对天火的了解,这个年轻人对宋国来说同样重要,只要能成长起来,也许就是宋国未来的擎天之柱。
人才难得!如果他和阿离之间的感情真如传言,将来作为驸马更能让皇室如虎添翼;如果不成,这样的人未来出将入相也是宋国之福。
宋皇立刻想到宋国和皇族因为选拔人才的体制不畅,流失了多少天才,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宋皇决定在天火身上提前投资,抢在大陆和宋国其他势力之前笼络住他。
“天火,你今天这番话对朕启发不小,你能否将你的想法整理出来,作一篇策论交给朕,也好让朕时时揣摩思考。”
天火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急忙道:“皇上,您这么说是要折煞小民,小民哪敢将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写成呈文献上。”
一旁静立的王继恩心中也是一惊,他自小侍奉宋皇,宋皇是一个严谨守制的好皇帝,很少做出格的事情,所以这么多年虽然有各种势力反对他,但对他治国理政却很少有指责诟病之声。
宋皇绝少对哪位臣子有这种信任和喜爱,今天宋皇对天火的喜爱远远超出了他的行事准则,远不是天火和阿离是同门可以解释。
王继恩正在犹豫要不要提醒宋皇一声时,就听到宋皇发号施令了。
“继恩,你明天就找吏部先将天火编入太学内,授五经博士衔。”
王继恩心中更加震撼,太学乃大宋官方最高学府,隶属于国子监。
国子监以教导官员子弟和各府学选生源为主,太学则以教育宗室、勋贵、功臣子弟为主,是宋国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而五经博士则是太学的讲师,是负责教导这些宗室、勋贵、功臣子弟的人,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地位尊崇,又能结识很多贵人,如果时机合适再跳出学官系统,未来飞黄腾达易如反掌。
这等尊崇的官职都是授予声名显赫的饱学之士,自大宋建国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十六岁的五经博士,这让王继恩有些为难。
“皇上,天火入太学不难,但是这五经博士可不能轻授,否则翰林院、国子监那帮鸿儒大家烦都会烦死皇上。”
天火也非常吃惊:“皇上,王总管言之有理,小民也觉得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还会给皇上惹来烦心之事。”
宋皇眉头皱了皱,他也有些忌惮那些腐儒,打也打不得,杀也杀不得,稍有不如他们之意,就有人敢跳出来撞死阶前,让你这个皇帝遗臭万年。
宋皇考虑了半天道:“那就先将天火编入太学内,暂不授衔,待他的策论献上后,我让老家伙们主动给他请衔!”
人的大脑是个奇怪的东西,一旦认定的事情,即使没有发生,或者没有相关的佐证,但是大脑还是会自动脑补一些内容,并且深信不疑那些就是事实。
天火瞎编乱造、模棱两可的话,在宋皇那里成了非常合理的解释,并且不断完善强化宋皇心中想象的阿离形象。
天火随后的对话变得简单,只要附和宋皇的话语,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用反问语句引发宋皇的话题就可以了。
对话进行了一刻多钟,在宋皇和天火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一个具象化的阿离形象出现在两人心中。
美丽高冷、但不拒人千里之外;聪明伶俐,却又不失成熟稳重;知书达理,有爱心乐助人;贤良淑德,忠孝儿女典范。
说到后来,不但宋皇觉得阿离是个绝好的姑娘,就连天火自己也开始相信真实的阿离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最终双方心满意足地结束了这个话题,宋皇有些欲盖弥彰道:“天火,朕其实对璇玑派上下都很关注,但你们山上男人太多,阿离是个女孩子,所以我特别关注。
朕多子少女,尤其是近千年都没有生下公主,朕觉得与阿离十分投缘,很想收她为义女,你看她会不会答应?”
天火心中亦喜亦惊,喜的是如果阿离真被宋皇收为义女,对璇玑派来说绝对是件天大的好事,惊的是阿离此人他压根没见过,如果没有此女就是欺君大罪,将来如何解释。
更让天火担心的是,宋皇不可能平白收一名素未谋面的女子为义女,其中一定是牵扯了宫中的秘幸,阿离说不定就是皇室流落在民间的女子,璇玑派摊上这种事情不知是福是祸。
天火思考了一下道:“皇上,阿离何德何能获得您的垂青,她怎么可能拒绝这样的好事,小民在这里替师妹谢谢皇上的厚爱。”
宋皇笑眯眯地看着天火,心中赞道这小伙子果然上道,越看越令人喜爱,怪不得阿离会对他暗生情愫,老十九也对他言听计从,再加上他太一学府学员的身份,确实值得培养一下。
“天火,还有二十多天你就要去太一学府报到了,你和端郡王在当涂的事情都办妥了吗?”
天火听得心中一惊,立刻反应过来,自己在当涂办的事情看似隐秘,却根本逃不出大宋天子的耳目,他八成已经知道自己布置传送阵的事情,赖是赖不掉了,但看皇上并没有发飙的意思,天火觉得要巧妙承认此事。
“禀报皇上,端郡王和璇玑派在滇黔的修真贸易上多有往来,合作一向愉快。小民此次进京,端郡王刚好在当涂买下了一块地皮,想要做成一个生产加工基地,而小民对基建方面有些研究,故端郡王委托我去监督。”
“只是监督基建吗?”宋皇瞟了天火一眼。
天火只觉身上发凉,更加断定宋皇已知传送阵的事情。
“还有产业布局和物资运送方面的规划,以便提升璇玑派到京城之间的物流运送时效……”
宋皇哈哈大笑起来:“天火,你以为太一学府学员的身份就能让朕有所忌惮,不敢处罚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