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啊!”范老二眉头一皱,显然有些看不上眼。
可阿芒也觉得好:“行啊,看着门脸儿清清爽爽的,咱们就去那家吧!”
说着给众人使了个眼色,当先抱着果娘往那家挑着“袁嫂”幌子的店铺走去,颖娘、丫头当即跟上,三秋几人对视一眼后也迈了腿,落在最后的范老二一见自个儿被撇下了,只得不情不愿地三步并作两步的跟了过来。
还未走近,一阵醇厚的香味就直往颖娘鼻子里钻,似是鸭汤的味道,颖娘放下心来。
走近店铺一瞧,不大的铺面里,大门口就支着一溜炉灶,既有几口冷热面锅,也有几摞老高的蒸笼,好几个大嫂大娘正在炉灶旁忙活着,有煮面的,也有看顾蒸笼的,还有几位托着托盘专顾行菜的大娘在摆了十来桌八仙桌的铺子里穿梭着。
有煮面的大娘一听到脚步声,手下不停,抬起笑脸冲他们一点头,高声吆喝道:“袁嫂鸭浇,客官里头请。”
颖娘没有进门,往旁边站了站,免得挡了其他客人的道儿,先问大伙儿:“这家似乎专做鸭汤面,你们有谁不吃鸭肉的吗?”
崇塘既是三面临水,那鱼虾蟹鸭的绝对不会少,相较而言价钱也要比之羊猪便宜些许,何况能在这东西长街上开门做买卖,必然有两把刷子,只看铺子里坐着的这些食客就能知道一二了,有一身短打打扮的,也有穿着长袄的,想来味道不错,价钱也公道。
那么现在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不知道他们中有没有人不吃鸭肉。
众人对视一眼:“咱们甚的都吃。”
范老二就不高兴了,一抬手:“我不吃鸭子。”
不过人家却不是无理取闹,他是有明堂正道的理由的,只是这理由在大伙听来不免无言:“要是吃到鸭媒头怎的办?我可不吃无耻之鸭。”
或是声音大了些,叫正在煮面的大娘听到了,赶忙抬起头来,冲范老二笑道:“这位小郎,话可不兴这样说,我们老袁家的鸭浇面居崇塘之首,靠的就是四个字儿,‘真不二价’,何曾需要勾结鸭媒头!”
一听这话,正哭笑不得的颖娘同阿芒几个就知道这位煮面大娘必是听漏了,丫头赶忙解释道:“大娘,我们不是这个意思,鸭媒头说的不是贵店,”说着指了指旁边看顾蒸笼的大娘从蒸笼里取出来一碗一碗扣好了的鸭肉鸭汤:“我们说的是它,担心这里头有鸭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