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千里路(四)

味结同心 白糖酥 1193 字 2024-04-20

“……大概就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吧,崇塘的宵禁已然越来越难进行下去了,即便更楼上的闭门鼓越敲越响越敲越慢,还是有越来越多的百姓铤而走险,根本不搭理闭门鼓的催促,偷偷摸摸地在街市上逗留耽搁。而那些个老油条的饭庄酒楼商行字号也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冒着挨罚的风险,也要私开后门暗中经营。这样的风气一起,巡检司每晚抓到犯夜之人自然越来越多……据说不出两年光景,巡检司每天只管忙着打板子就成了,旁的甚的都不用干了,甚至于到了后来,反而一年到头唯有正月半放夜的那几天是最为清闲的……”

巡检司的弓兵们自然怨声载道。

每天忙着打板子,打的手臂都粗了两圈这还罢了。关键是每天打的那些个人里头说不得就有亲眷抑或好友,甚至于还有拖了裤子才认出是自家叔丈人的……

这到底是打还是不打,恐怕再这样打下去,就该活活打成孤家寡人了。别说回家就得挨自家老子的揍,兴许孩子老婆都该打没了。

原本的铁饭碗竟成了烫手的山芋,或许再没有人会想到的。

至于满崇塘的百姓们,那就更叫一个民怨沸腾了。

劳累了一个白天的百姓们,手头宽绰起来后,谁不希望能够趁夜好好放松一下,享受一番闲情逸致。

偏偏宵禁就像一副沉重的枷锁,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自由。正常的娱乐、交往要求得不到满足,商业同生产也得不到进一步发展。

虽说晨鼓暮鼓确实能够梳理百姓的生活节奏以及日常安排,使之平稳有序,同时也对百姓的镇内生活同镇外活动有所规范。

可说到底,宵禁只应该是一种特殊时期才应采用的乱世重典,而在承平年间仍旧一丝不苟地执行宵禁制度,不免就有拖后腿的嫌疑了。

尤其多多少少,就算再规矩再本分的老百姓,就算从不曾偷偷犯夜,正月半放夜后总是享受过不一样的夜晚的,自然会再度向往美好的夜间生活,这是人之常情,而寻求解除宵禁也就成为了必然之势。

而且当百姓形成百姓阶层,成为强大、富裕,甚至于幸福的所在,他们要求解除宵禁的呼声势必会越来越响,力量自然亦是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