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提议:“那这样,来都来了,咱们索性走到前面那座石拱桥,再回头往别处去。”
这样也不错,颖娘同丫头俱都赞同,阿芒怀里的果娘也不住地点头:“好啊好啊!”
很快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小分土路所替代,开始代替青石板路在脚下不断地延伸,只不待他们体味行走在石板路同泥土路上的区别,除却果娘之外的诸人已经能够确认眼前这座石拱桥确实就是观莲桥了,只因桥头青石板的功德碑上就篆刻着大大的“观莲桥”的字样。
诸人也是这才发现,眼前这座看起来四平八稳的石拱桥竟然还是三孔的。
别说果娘了,就连颖娘都不知道三孔的石拱桥到底有多难得,只知道这座观莲桥漂亮大方。
两侧的桥阶大概是由崇塘随处可见的青石条同另一种看上去就质地坚硬的石头筑成的,中间有车道,桥坡较缓,桥总有十余丈长,宽也有一丈半。
颖娘数了数,西坡拢共有五十四阶台阶,两侧还有青石护栏。同样不知道是甚的材质的定心石呈暖色,与周边冷色的青石桥面形成精致的对比。
主拱两侧还各有一幡状的碑刻,只不过看起来要比整座石拱桥新的多,似乎是后配的,上头刻满了莲花暗纹。
果娘伸出小手,隔空摸了摸石碑上的莲花,歪了歪小脑袋,得意地笑了起来,迫不及待地告诉哥哥姐姐们:“果儿知道这座桥为甚的叫做观莲了!”
说着也不待哥哥姐姐们问她,已是一指那碑刻:“我们都看着花花,不就是观莲了么!”
说着还胸有成竹地告诉阿芒同丫头:“爹娘房里架子床的床头板上就刻着五只小蝙蝠,可爹爹说那刻得不对,应该只有四只小蝙蝠才对,还有一个‘福’字儿,应该是看得人自己才是。”
年岁尚小的果娘表达能力还有限,一句话说得语焉不详,可阿芒丫头,还有颖娘却俱都听懂了,更是心头一跳。
阿芒下意识地就搂紧了小女孩儿,颖娘亦是上前一步,攥紧了小女孩儿的手。
丫头眼里闪过一抹无奈的悲伤,不过面对小女孩儿天真不知愁的目光,还是下意识地抚掌大笑了起来,又朝她竖起大拇指:“果儿真聪明,正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