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一秒的朝着下午两点奔去。
多罗宁在下午一点就做好了准备,此战只有九门野战炮可用,这就足够了。他在后方指挥炮兵轰击,前线的观察员就是他的眼睛。
为了能更快的施展炮击,他又对麾下士兵进行了分组,未来,只要罗沙科夫有猛烈轰击的命令,他就能令部下以最快速度装填,使得杀伤达到最大。
最后的等待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大量的苏军战士埋伏在草丛里,在他们面前是长达约莫一千五百米的路途,谁会死在冲锋的路上?所有人都紧张的等待团长的命令。
罗沙科夫焦急的瞪着怀表,通讯员也保持着和后方炮兵的联络。
见得两点已到,他沉稳的下达了开炮命令。
另一边的多罗宁听到这个,则如同打了鸡血暴跳起来,扯着嗓子吼叫:“兄弟们!第一发试炮!发射!就是现在!”
早已蓄势待发的九门野战炮同时开火,橘黄色的炮焰一闪而过,九个黑色的弹丸瞬间飞射,火炮本身也被强大的后坐力向后退了半米。
“各炮位,火炮复位,继续装填。”
说罢,多罗宁有赶紧戴上电报机上的耳机,直接明语询问前线的观察手:“炮弹二十多秒就到了,注意观察!”
那边的观察手密切注视着,很快,他们听到了空中的呼啸声,黑影一闪而过,很快就在不远处的平地炸开。
“报告团长,炮弹偏移目标。请向北延伸五百米,完毕。”
“好!继续观察,完毕。”
被训练很好的炮兵立刻行动,他们迅速对炮管射角进行微调,距离刚刚的炮击才过去两分钟,新一轮炮击就开始了。
这一次,炮兵没有再打偏,炮弹落入了伪军的圆形防御阵地内。
多罗宁的豪情壮志深深刺激到了罗沙科夫,因为面对这位资深炮兵,他罗沙科夫也有着先天的敬畏。
这场战争中的很多士兵,其生命周期可能只有几个月,甚至几周。多罗宁就是最初的近卫284师硕果仅存的精英,他之所以在战争爆发的一整年内展露的头角少,最大原因就是没有炮无法参战!
如今九门75毫米野战炮到手,炮弹更是超过一千发,他终于可以展示一下苏军引以为豪的“大炮兵战术”了!
罗沙科夫这边赶紧运筹帷幄,他甚至向指挥部申请,带炮火轰击伪军阵地结束,遂派步兵将敌人阵地夺下。
杨明志不得不对此建议进行考量,他想到很多,在电报发来的整整一小时后,他的新命令才传达过去。
在进行多方面考量后,杨明志认为霍姆尼奇方面的部队进行主动突破,或能刺激德军的大规模反扑。因为德军一直在寻求正面作战,可是那群家伙,尤其是武装党卫队,就待在洛耶夫挂起免战牌,他们不主动进攻怎么将其诱进埋伏圈歼灭呀。
“我许可你们在炮火准备后主动进攻,如若夺不下阵地就立刻后撤,夺下来后视情况而定,假若德军大规模反扑,你们立刻后撤。一旦德军的确反扑,立刻发来电报,等待我的新命令。”这便是杨明志的电报。
罗沙科夫收到了电报,但他并没有完全领会司令的意思。
哪个指挥部不想立功呢?罗沙科夫所接受的军事教育,就是夺下敌人阵地后就坚守胜利果实,若阵地在被敌人夺去,实在是一种耻辱。然而司令明显不计较阵地的得失,真是太奇怪了。
司令依然是同意了苏军展开一次传统的步炮协同进攻,那就按照常规战法,开始整顿部队!
目前,犹太团伤亡很大,他们必须休息。佩罗尼斯基团和骑兵营已经连续打了两场仗,也该好好休息了。进攻的重任自然落在了近卫284师第一团的精英手中。
因此,在上午十一点半,苏军开始了主动行动。
罗沙科夫亲率他的步兵团,脱离现在的营地开始向北前进,他们将一路摸到距离伪军阵地最近的树林埋伏下来。
随行的还有最后那辆bt快速坦克,以及炮兵团派遣的十几名观察手。
契科夫这名坦克排长已经是徒有其表,他就剩最后的坦克能用,他就亲自担任车长参与这场突袭战。
那些火炮观察手也纷纷挂在坦克上,伴随着进攻部队一起杀向前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