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734师就支援了友军最后的一千发炮弹。
这个数字自然不能领航特满意,他也知道734师也不能变魔术般变出大量弹药。好在第100军还有一些后备炮弹,是时候运给370师了。
格努斯被骂了一通,他心情不好,然而一个小时后发来的紧急电报,令他对军长刮目相看。
“看来,那个家伙还是眷顾我的。再增援我三千发炮弹,我明天应该能攻克列奇察。”
格努斯和亨特的想法不谋而合,即用狂轰滥炸,炸翻城内守军。
晚上十点,第一辆运输炮弹的德军卡车,开始从莫济里出发,沿着铁路线旁边的下路,向着前线进发。德军的卡车数量有限,以至于七成的炮弹不得不用马车拉动。
好在三个步兵师是携有大量的从法国和波兰征召的军马,抵达白俄罗斯这里。马车运输队在夜间行动,对于马匹可是个重大考验,不要想着这群牲畜会为人类疯狂卖命,运输队的夜间行动比预期的速度慢了许多。
莫济里距离战场的直线距离只有三十公里,只要坚持不懈的抽鞭子,马匹还能能老实的走。
到了夜里三点,第一辆亮着大灯的卡车抵达德军的营地。守夜的后勤兵麻溜的开始搬运弹药,并扛到炮兵阵地中。
夜间,声音能传到很远的地方,何况炮兵阵地距离列奇察只有五公里远。
现在不仅是宁静,澄澈的空气使得苏军的哨兵,凭肉眼就能察觉到德军阵地的异常。哨兵看到了大量规则晃动的光点,直觉告诉他们,那是德军的卡车。
所以拉夫连季是在睡梦中得知这一情况,即德军兵力得到加强。可是,还能怎么办呢?拉夫连季和衣而睡,他躺在一个由凳子拼凑起来的“床铺”,一支冲锋枪就放在凳子下。他做好的随时作战的准备,也做好了战死的觉悟。
无论德军怎样增兵,苏军都无法做出更好的应对措施,拉夫连季决定以不变应万变,死扛二十九日。
越来越多的卡车抵达德军营地,到了凌晨两点,第一辆马车也抵达了。不过德军将弹药全部运抵,却一直持续到了早晨四点。究其原因,不是马车陷入了泥坑,就是马匹突然变得不配合。
终归德军平安的接收到了这批弹药,望着越来越亮的东方,走出帐篷的格努斯心情好了不少。
同样了,被晨号唤醒的普通战士,尤其是那三个主力团,他们可是被夜里的骚动折腾了一番,许多人并没有睡好觉。
是啊,今日就是决战了,如果战斗还是昨天那样,谁会睡好觉呢?想必,这是很多人看到的最后一次日出!
唯一能让大家高兴的,莫过于莫济里方面运来的那些弹药。士兵中顿时又有传闻,所谓军长痛下决心,决定把列奇察炸平。如果可以如此,确实很多人会活着。
基层士兵毕竟不是指挥官,何况师长格努斯,也并不清楚军长的全部决定。
原来,航特并非简单的增派炮弹命令370师狂轰城市那么简单。他的战士确实是轰炸,自己的敌人很可能是所谓的“苏军近卫284师”的最后战力,也只有他们能杀了自己一千人。他连夜和本地驻军长官瓦格纳商量,得到了空中支援的许诺。
在空战中损失惨重的科赫航空大队奉命参战,虽然目前该大队就只有十架可挂载炸弹的战斗机,这就足够了。
二十八日,戈梅利城市遭遇到了两个方向的围攻,那便是苏军的伞兵233旅和茨冈人游击大队。自下午开始,茨冈人开始主动放弃一些北部占领的村庄(村民已经牵走或逃亡),他们的南下直接使得守卫戈梅利的722师误以为苏军要攻打城市了。
白天的时候,科赫就主动命所有战机出战,说实话,这些战斗机毕竟不是专业轰炸机,取得的战果很小。但科赫也意识到,他的行动没有遭到任何苏联空军的阻挠,这片空域的制空权依旧是他的,己方空军可以为所欲为。
他获悉德军攻击列奇察受阻,他还得到了出击的命令,这真是令人欣慰的好消息。
所以在炮轰之前,首先是一番来自空军的轰炸,直到早晨五点,军长航特才将这一情况通报给370师。
二十八日,夜幕降临。
列奇察中依旧有不少燃烧的火焰,其中有被德军炸毁燃烧的木质建筑,也有一些是苏军点燃的篝火。
苏军在城里的许多地窖中安放了土豆和面粉,所以就算森林中的营地被德军炸了个稀巴烂,面粉和土豆都成了碳,苏军还有一定的粮食。可是战士们面对数量不多的粮食,他们的信心自然而然的受到动摇。
士兵们围着随处可见的篝火,随意的烤制土豆。他们尽可能的收敛战友的尸体,亲自埋葬不知主人的残肢。他们亲自完成这些工作,心情真是糟糕透了,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不可能无一点触动,以至于这顿晚饭,大家都是勉强下咽。
普通战士讨论起队伍的未来,大家不怕战死,却非常怕饥饿。
“我们的粮食还能吃几天?两天?还是三天?伊万,我听指挥部的弟兄说,一支德军切断了我们和沼泽地的联络。”
“你在胡言乱语吧,德军难道有很多人?”
“是的,我听说他们有三个步兵师,我们真的能扛得住?”
士兵的交谈被连政委听到,他阻止了这番扰乱军心的话。
士兵交谈这些是绝非个例,不一会儿,便有基层政委将这样的士兵心态变化,告知到拉夫连季耳朵里,这令他担忧不已。
叶甫根尼叹道:“明天一定是最惨烈的激战,如果我们的战士畏惧了,城市也将崩溃。我们必须稳定他们的心态。”
“那就把事实告诉他们?”
“对!还有我们收到的上级最新命令!”
拉夫连季本来是把上级的命令传达给各个营级指挥官,命令是否会落实到每个士兵耳朵里,他是没有考虑的。他也的确没心思考虑这些,前线指挥部正想着如何把城防搞的更坚固些。
现在,杨明志的命令终于传达到了列奇察每个守军士兵的耳朵里,一度对未来担忧不已的人,终于有了主心骨。
只要再死守一天就行了,守住列奇察,让北方的友军全部撤到沼泽地,兄弟们殿后。友军撤走,这座化作废墟的列奇察,就让给。
许多忠实的战士对将军的计划从心理上严重的不理解,为了城市上千人牺牲。城市是被解放的,为何要拱手让给,如此一来,战友的牺牲岂不是白白浪费了。然而他们必须执行这道命令,他们毕竟是一介士兵。
好在,只要再防守一天就行了,粮食匮乏的问题也就不存在,士兵担心的饥饿问题迎刃而解。
只要再坚守一天!明日将是一场决战,会有很多人牺牲吧!究竟会有多少人能活命呢?
战场的另一边,广大的德军战士,也在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不已。
如果说苏军的士气受到动摇,德军受到的就是撼动。
370师的官兵从未遭遇过今天这样的惨烈巷战,即便他们或许巷战的残酷,真的打起来,大家才发现自己手头家伙的羸弱不堪,以及俄国人的强大火力之恐怖。
士兵中盛传,俄国人如同土拨鼠一样会遁地,以至于六千发炮弹就打中了皮毛。师长决定明日展开决战,必须攻陷列奇察城市,这也是一份非常艰难的任务。
德军的伤亡也非常惊人,撤回来的三个主力团,也就是该师的战斗部队,七千名士兵还能继续战斗的只有五千九百人。
仅仅三个小时的战斗,德军伤亡高达一千一百人,370师参与战争整整两年,这是该师成立以来,遭到的最为严重的兵力损失。
在师长格努斯的指挥部大帐中,面对如此大的伤亡,他并没有气愤,他的精神受到巨大冲击,以至于对于苏军有些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