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林海虎失踪事件

燕飞一惊,林海虎那混蛋又搞出来什么幺蛾子了?

“大舅,你慢点说,说清楚咋回事?你别急,我现在就开车回去,你把事情给我说清楚了!”安慰着舅舅,燕飞还不忘给媳妇示意一下,让他准备准备。

林海虎那家伙混蛋归混蛋,但是会脑子发热闹出点小麻烦,肯定不会故意闹出大麻烦——他是真打着点要靠燕飞这个老表吃饭,哪怕被燕飞冷嘲热讽一下,有些事也会及时给燕飞说。

就说他挣记者的钱这事儿,虽然看起来胡闹。但是他做的其实挺有分寸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大部分时候都请示过场里的人。

而且从另一方面说,他还给燕飞省了不少麻烦。因为都知道他挣钱的事儿,有不认识的记者来找场里采访,场里的人都推给林海虎,让他去管。如果要采访燕飞,他还会请示燕飞接受不接受,也算间接替燕飞拦下不少不必要的骚扰。

随着他懂的东西越来越多,这家伙挣钱越来越多,可是场里的宣传方面,他也知道该宣传什么不该宣传什么了!

也就是现在年龄小点,有时候又容易脑子一热干点比较二的事儿,否则绝对是个合格的新闻代言人。

大舅的性格燕飞更清楚,如果不是真出了事儿,也不至于用这样的语气给自己打电话。

“我听场里的说了,他说自己迟早也要搞出来个大新闻,以后凭新闻报道就能被破格录取去上大学。”林秀清定了定神,开始给燕飞解释。“具体的他想干啥都不知道,反正他现在上学都不用心,就操心想当什么记者。前天他给我说住要月考准备住学校两天,现在才知道,他根本没去学校参加月考。我上他屋里看了,摄像机和照相机都不见了,手机现在也关机……”

林秀清现在也是忙的很,工程上的事儿他原来根本不懂。学历更不用说,只能算小学水平。自从来了场里,现在能负责看管工程,都是他来了场里,跟着那些干活的工人学的。

老家人就这点好,他觉得燕飞场里的事儿,就是自家的事儿,得给办好了。干啥都用心的很,那劲头让燕飞都觉得不好意思——老舅几十岁的人了,还拿着小本子去学习,也是不容易的很。

现在家里修路修桥修厂房,林秀清也忙的好。虽然具体职务什么都没有,但是平时一直待工地上,算是个监工,帮忙跑腿传达个消息,看看干活的有没有偷懒偷工减料的。忙的有时候连儿子都顾不上管了!

主要都清楚,林海虎不是个上学的料,这个就不必多说,公认的。

现在能上到高中,林秀清已经很满意了。不管怎么说,只要让他混到个高中毕业证,多认识几个字就行。反正这孩子别的事儿上还可以,干活不怕吃苦,脑子还机灵,以后只要跟着他老表燕飞,也饿不住。

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全乡大部分人都认识都公认的,上学没前途的家伙,现在居然敢打大学的点儿,想上个大学了!

说出去估计十个人听到,九个人得笑掉大牙。关键看样子,这家伙还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了,估计是真去搞什么大新闻,结果把自己搞丢了!

嗯,这点和他老表燕飞很有相似之处,都是行动派。就是他没燕飞的本事,这下好了,燕飞有的忙了!

……

片刻之后,徐小燕坐在恐龙世界菜园岛的山洞里吃着饭,燕飞则是开着车出了省城,一边开车一边给林海虎的记者师傅张坤打了个电话。

问清楚了张坤知道的情况,燕飞把手机往兜里一揣,车一拐弯就进了恐龙世界。

十来分钟的功夫,已经赶到了三岔河乡上空。

此刻还不能露面,距离林秀清打电话不过半小时,他就从省城回来,这可是比林海虎丢了都让人吃惊的事儿,他怕吓着人。

也没闲着,几个场地到处飞着,先听听场里的人讨论,收集一下信息。

现在县里局里的人都来了场里,留下了一个联络员,其他人估计都忙的不轻——燕老板的老表丢了,绝对是大事儿,不重视不行。

燕飞听了一阵子,又到了学校,听了一阵子——林海虎在学校里仗义疏财,有燕飞这个大靠山,人缘还是挺好的。

感觉差不多了,燕飞才找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出来,给大舅打了个电话……

送走心满意足的徐主任,燕飞就继续安排自己的计划。

新闻发布会肯定要等到论文发表,其实还得几天。因为论文出去,上头肯定有人来考察。不然你论文造假怎么办?

不过这也就是走个过程,燕飞完全不担心。

而且这个过程必然走的很快,很快。目前国内的空白呀,能不快嘛!

燕飞的计划是这样的,就在省城最高楼万隆国贸的顶上开记者会。而且做好了出点小钱的准备,要让那些记者大书特书,肯定得给点好处,咱不能因为自己是国内排的上号的大养牛企业就乱了规矩不是?

哪个行业都有点潜规则,不过燕飞觉得意思到了就行,估计到时候肯定还得有人不要。他对这年头的记者们有信心,自己办的是正经事儿,有的是人愿意替自己擂鼓助威。

请的媒体呢,除了本省的,还准备到时候请点京城的来。这时候认识的蒙思安,包括刚认识的小何他们,就派上了用场。

反正也不必要请什么有名望的大记者,重要的是全面撒网,扩大宣传影像。

国内有个现象,很多搞研究的都是默默无闻的。很可能是某些外行人需要某些科研方面的资料,费了不少力气去查找,才知道有的科研难题,其实早就在国内被攻克。

但是宣传问题真的注意的极少,就比如说提起来搞农业研究的,大部分人就知道一个袁教授。因为那个学校课本上都有,他研究的稻米多养活了多少都多少人。

可是更多的人默默无闻地待在研究室里大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科研成果出了一堆堆,居然是默默无闻的。有的是甚至是直到逝世,上了国嘉中心台的新闻,人们才知道:啊,原来这个人,曾经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

比如说戚教授这样的人,有了成果,也有些奖励。可是到了三岔河,不少人除了知道他是教授,除了知道他研究的东西对社会大有贡献,可是具体的有多大贡献,根本说不出来。

这样的人真的太多,多到没法去统计。

研究了一辈子,拿的是科研所的低廉工资,做的活是费心费力,甚至隐姓埋名一辈子,直到研究成果出来了,才能在某个新闻上出现个名字,随即就被淹没在无数的广告新闻上,很少人去留意。

燕飞觉得不公平。

所以他就是要开新闻发布会,就是把一个科研成果宣传的人尽皆知。

因为他看见过实验室的这些人,搞研究时候的疯狂。无论是京城里看到杨兴上班的那地方,还是自己的实验室里,踏踏实实干活的,真的比别的工作还辛苦的。

不但需要知识,经验,还需要非同一般的耐心。

这些说的还是出成果的,那些没出成果的呢?

有可能一个人工作了大半辈子没什么成果,但是他却积累了上万例错误的经验,可以让后面做研究的人避免这些错误。唯独的是他一直没成果,可能一直捞不到上个新闻的机会,甚至连点奖金都拿不到。

凭啥搞原子弹的就该不如卖茶叶蛋的,说句不中听的话,老子一颗原子弹下去,得能弄死多少卖茶叶蛋的?

并非是歧视某些行业,只是觉得有些行业,付出与收获,太不成比例了!

战斗英雄可能直到上中心台的追悼会时,才能让更多人知道。而演战斗英雄的人,拿到的片酬可能是战斗英雄一辈子都没见过的那么多的钱,公平吗?

说这个有点远,那些燕飞也管不着。但是实验室这一块燕飞接触到了,他现在不但有钱还有闲,可以做些事情,他就做了!

有钱,任性!

话说还有点那么好处,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媳妇的时候,媳妇就特别支持自己。还用实际奖励对他进行了嘉奖——那啥,燕飞才知道原来让媳妇练瑜伽,好处可是真的辣么多呀!

想到媳妇,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就发现了点不一样的地方:这也没出门,媳妇怎么换了条裤子换上了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