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是无情而万能的,一代代传递,恐惧稀释消失,事实转化为幻觉,魔族最终从惊惧中恢复了过来。
魔域苦寒的环境逼迫,让他们时常追忆祖先曾经的辉煌成就——坐拥大陆东西,奴役人族,不劳而获,多么美好的生活。
于是,魔族开始蠢蠢欲动。
但是,人族已不是当年的人族。
人族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数千年来的修炼传承,不断发展的战争潜力。
无数次冲突之下,魔族占到了一些便宜,但战线总归都稳定在了横荡山一线。
于是,人族势弱时,魔族便会跨过横荡山,入侵东方,杀人放火抢钱粮。
魔族势弱时,便会缩回魔域。
因为魔域确实不适合人族生存,行军打仗后勤都无比困难,所以魔族基本上不用担心人族会攻打进去。
这一切,造成了人族的被动,而两族之血海深仇自然是山高水长,永无消解之日。
…………
秦国在千年间逐渐吞并了各国,直至数百年前基本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始称大秦。
人族的战争潜力开始真正被完全整合。
虽然在秦国统一期间,魔族趁虚而入,将魔域东拓了五百里。
但大秦帝国建立后,连续三代帝皇,皆是雄主,百年时间,陆续夺回失地,两族重新恢复横荡山分界。
之后数百年,皇帝没什么作为,魔族皇族也没出什么英明雄主,两族基本保持了小规模,低频率的局部战争。
…………
大秦帝国当代皇帝嬴禩即位,荡涤陈腐,去伪存精,锐意中兴。
他在军务上重用亦师亦友那人,赠以数百年未有之大帅位,手握全国军力,军部亦为之掌控。
而那人也不负所托,先是彻底攻灭西蜀国祚,使得人族版图完全一统。
接着,只身来到横荡山,用兵如神之下,秦军爆发出强大战力,将战场西拓三百里,横荡山变成了大秦属地。
一时间,颇有一鼓作气,灭此朝食之势。
可惜,一朝变故,戛然而止。
…………
紧接着,便是风云变幻,十二道魔烟矗立九年。
魔族全面入侵,三百里战区转眼失去,攻守异势。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魔族,新皇登基。
新皇,号称魔族皇族数百年未出之天才雄主。
三百里魔域失而复得,令其声势如日中天,赢得全体魔族的拥戴,尊称其为“魔神皇”。
在他的指挥下,秦军节节败退,赶往前线的三府大将军拼尽全力,才堪堪将战局抵挡在了横荡山一线。
据说,“魔神皇”用兵之神,颇有那人的几分风采。
十二道魔烟示警,十二个狰狞的烟雾魔首,冲着大秦内陆已经近十年了。
终于,在战争进行到第九年的时候,大秦帝国内部,主战派占据了上风。
随着大秦军部令散布四方,大秦毅然决定全国动员,打一场国运族运之战。
作为人族历史上唯一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当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开始集中起来,向战争全面倾斜时。
所有帝国国民,犹如当年人族崛起之战时,将忧虑压在心底,昂扬之气重新复兴。
分散在帝国广袤领土,三十一州各地的退役军士纷纷重归军营。
大秦直道上征尘滚滚,半月内大秦军力增加百万。
这是大秦帝国的底气,也是人族的底蕴。
南方六州,军力未见动员,但运河上风帆蔽日,各种物资却也络绎不绝,沿河而上。
一支由储君率队的使团,悄然出发,前往苍黄大陆南陆——精灵森林。
总之,一场人族和魔族的最终之战,决定了谁主苍黄大陆的气运之战,不管愿与不愿,终于这走到了这一步。
…………
这些年,交战一线已成血肉磨坊,西拓的三百里魔域已经完全丢失,魔族兵锋数度越过横荡山,指向大秦腹地。
作为人族和魔族天然交界的横荡山,在十二道天然通道两侧,土地被血肉染成黑色,空气中是浓浓地腥臭味道,连天空都是阴沉沉数年。
…………
人魔二族,皆生于苍黄大陆,各在东西两侧生长,成长,探索,扩张,终于有一天,历史性的相遇。
而相遇之处,便在横荡山。
横荡山以东,地势平阔,温暖湿润,物产丰富,生长容易。
横荡山以西,这是一片苦寒之地,地势崎岖,沼泽毒瘴密布,冰原覆盖大半土地,物产贫瘠,生存不易。
当历史性的一天到来时,苦寒之地养成的嗜血凶残瞬间毁灭了孱弱的身体。
从此,造就了数千年来魔族血脉中对人族的态度——毁灭,奴役,视为猪狗。
…………
魔族,身材高大魁梧,全身漆黑,肤坚如革,力大无穷,天性嗜杀,但头脑愚钝。
在席卷整个苍黄大陆的过程中,它自身在进化,逐渐产生了一个蚩姓家族,是为皇族。
几千年纯正血脉绵延下来,蚩姓皇族逐渐褪去那粗鲁丑陋的外观,除了身材依旧魁梧之外,连头上双角都缩小内敛,偶尔示人,其色金黄。
有了高贵的蚩魔皇一脉,魔族逐渐形成了一个体系,一个国家,很顺利的统治了整片大陆——除了北陆无量海和南陆精灵森林。
那是人族记忆中惨绝人寰的千年,如猪狗般的千年,不愿回想的千年。
…………
不在奴役中死亡者,必得重生。
人族靠着自身顽强的隐忍能力,天生的繁殖能力,聪慧的大脑,创造使用工具的能力,慢慢地开始积蓄力量。
大泽乡起义,喊出了人族反抗的第一声呐喊——“魔族当死,人族当立!”
自此,苍黄大陆上,烽烟四起。
在那段硝烟弥漫的历程中,人族表现出了难以想象的韧性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