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到底有多远?
路在脚下,路有千万条,他却迷茫着,不知道,脚该迈向何方。
读完这首诗,我是心疼这个与我孙女一般大小的孩子的,他太苦了,也太聪慧了,因为极度的聪慧与天分,便会怀有更多的痛苦,慧极必伤。
白兄啊,你是有多狠心,才舍得丢下这孩子一人啊。
之后,我疑惑这诗集的名字为何取作《光》,等慢慢的翻完了它,我才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本书,还是一条路,这是那个坚强的孩子,在黑暗中蹒跚的摸索向光明的一条路。
我们有一份黑夜要忍受
我们有一份清晨去享用
我们有一份喜乐要填充
我们还有一份伤痛
这里一颗星,那里一颗星
他们迷路了吧
这里一团雾,那里一团雾
等待光明
直到这最后一首诗,便于这《一切》的黑暗对照,《我们有一份黑夜要忍受》,忍受的黑暗里,却含着将至的天明。
看得我热泪纵横。
说来惭愧,设身处地,若我落入这孩子一般的境地,都不一定有他那样的坚韧与强大,亲人的死亡,癌症的威胁,周围的不怀好意,就算是成年人,也没有多少能撑得过去。
我并不分析这些诗的结构与手法,因为那是一种亵渎,是对这些发自灵魂声音的亵渎,它们的优秀无需标榜,它们传播的,是一种极致感人的精神。
那个孩子大胆地叩问世界、叩问人性、叩问一切!他历经了太多的磨难,却并不认输,在不断地峰回路转之后,完成豁然开朗的正果。
为这伟大的正果,为这令人欢庆的新生,为他心中所怀有的光明,我惭愧的现出一点微薄的力量,为这可贵的孩子挡一点风雨。
唯有一双眼睛,一只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