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和骆宾王玩耍

三人边对话,边会合到了一起,在池塘边的大石头上坐了下来。

“小妹妹这么小也听得懂诗歌?”见朱珠比自己小了几岁,骆宾王不禁惊讶,难道这世上有比自己还牛逼的孩童。

“她不会作诗,但对诗歌比较感兴趣,我想教他几首,但奈何自己肚子里墨水少,拿着别人的诗歌也教不出所以然,小先生要是不嫌弃,可不可以给他说说刚刚那首诗的各种妙处?”

这有现成的作者来教朱珠,朱卓成也落得一身清闲,他等着骆宾王的回答。

看着如此可爱的小萝莉,骆宾王哪能不答应啊,回道:“那我就勉为其难吧,我水平也有限的。”

都说文人,尤其是年少得志的都比较傲气,朱卓成遇到骆宾王,感觉他还是挺谦逊的嘛。

既然骆宾王答应了教朱珠,朱卓成自然要到处去逛逛,看看唐朝时的乡土风情。

骆宾王看着朱卓成远去的身影,心想:他们的衣服有点特别,该不会是异域商人吧,居然被我大唐吸引,看来我大唐盛世将要到来了。

这么小的孩童居然能够从通商情况预测王朝兴衰,看来骆宾王小时候的前瞻性还比较强。

随后,他给朱珠讲解起了自己的大作:

“我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

“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我把在碧波中嬉戏鸣叫的白鹅那种活泼悠然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

这些解说被系统化成了朱珠易于理解的符号,钻进了朱珠的脑袋里。

朱卓成这时已经转了一圈,本来想搞点唐朝的东西回去,但是系统说了,他带不走的。

郁闷的他来到骆宾王的身边,想起了后来骆宾王的遭遇,不由得生出了同情,说道:“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