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尹最近心烦气躁,看到这个案子连头都大了。白家是郑家的马前卒,白家在外面弄的很多银子都是给郑家用的,而郑家是郑惠妃的娘家,是扶持晋王殿下的中坚力量,当年在潜邸时是辅佐圣上有功的功臣之家。
而击鼓鸣冤的那些人显然背后有人支持,且支持他们的人来头不小,也是顺天府尹不敢随便得罪了。这桩案子里面,说不定还会牵扯到几位龙子凤孙之间的储位之争,顺天府尹不想蹚夺嫡在这趟浑水,自然觉得这案子真是烫手山芋。
萧长昭知道谢远樵只是弄了一下白家,连郑家都不敢碰的时候,很是不满的道:“这个谢远樵,也就这点胆子。”
然后他自己亲自出马,将郑家给参了。参的是郑家支使白姨娘母子联合白家走私茶叶。
他甚至不爱搞这么多弯弯绕绕,找别的御史像参奏什么的。上早朝的时候,自己亲自把参奏的折子一递,将证据往明熙帝上一摆,人证、物证俱全,连刑部和大理寺的大部分工作都替他们做了。
吓得同在早朝上的郑大老爷、郑二老爷差点就跪到了地上,好不容易镇定住了,口说“冤枉”,但那声音也虚得很,倒是让萧长昭很是不屑的哼了一声。
别以为这时候走私茶叶不是什么大事。
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食是肉和奶,需要茶饮料来辅佐消化,但是游牧民族当地并不生产茶叶,只能从大昭内进口。而大昭所处的疆域也往往难以养殖军事用的战马,需要从关外的游牧民族那里获取大量的战马。
所以这时候的茶叶跟盐铁一样是国家专卖,朝廷通过茶马贸易获得马匹等战略物资,同时通过茶马贸易实现对游牧民族的掌控。
茶叶在这时候的定位也更像是一种战略物资而不是日常生活用品,其地位应该类似于现代的稀土矿。
而走私茶叶,使得朝廷失去的不仅仅是战马等物资,还有的是对北方关外异域之民的掌控权。所以大昭律例,走私茶叶与通敌叛国同罪。
朱姨娘知道邓如意被福王府送到庄子上去了之后,心急火燎的跑到宝善堂来,想求王氏帮着邓如意说说情。
结果才刚到了门口,就被方姨娘拦了下来。
方姨娘倒是一副好心好意的模样,劝她道:“……看在同伺候老爷一场的姐妹份上,朱姨娘,我可提醒你。夫人上次写的出妾书可还好好放着呢,邓夫人在福王府犯的是什么事情你是知道的,你让夫人去为邓夫人求情那可不是得罪福王殿下,你自己想想自己或邓夫人在夫人面前有没有这么大的面子,为了你们愿意去得罪福王殿下。你可自己想清楚了,别到时候情没求到,倒又惹恼了夫人,自己被出妾了。”
朱姨娘急得团团转,道:“可如意毕竟是我的女儿,我不能见死不救。”
又求方姨娘:“方姨娘,您行行好,您在夫人面前牌面大,您帮我在夫人面前说说如意的好话。”
方姨娘翻了一个白眼,邓如意是她什么人,她犯得着为了她去得罪王氏。
方姨娘语气中有了些不耐,道:“邓夫人是你的女儿,可你的女儿可不止邓夫人一个。你若是被出妾了,让你的另外一个女儿六小姐如何自处,到时候连婚嫁都成问题了。或者你自己去问问六小姐,愿不愿意让你为了邓夫人去得罪老爷和夫人。朱姨娘你自己入府这么多年了,也当自己知道哪个女儿才是你膝下可依靠的。”
说着语气中带了几分冷冽道:“也别说我故意为难你,你自己想清楚了若还非要进去,我这就进去为你通传,但是我丑话说在前头,这会有什么后果都由你自己承担。”
朱姨娘脸上着急,想迈脚进去又面上犹豫着,心里挣扎着,一会一定要进去一会不能进去的,在门口徘徊了好半天。
这个时候,谢蕴湘匆匆忙忙的走了过来,看见门口的朱姨娘,有几分生气的喊了一声:“姨娘,你来这里干什么。”
说完黑着脸上前来,扯着朱姨娘的手道:“你跟我回去。”
朱姨娘一步三回头的被谢蕴湘扯着回了她自己的院子,方姨娘则见她们走远了之后,才拍了拍自己的衣袖,然后进了宝善堂里面。
谢蕴湘拖着朱姨娘回了院子之后,朱姨娘又用力的握住谢蕴湘的手道:“湘儿,要不你去求求你爹爹,让他去福王府给你姐姐求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