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已经比很多人要好得多了,对么?”
冯氏微笑着直视她的眼睛,“但这是要通过和别人比较,才得来的好。而这样的好,并算不得有多好。春儿,小姨只希望你过得很好,过得更好,过得真正的好,而不是和东家一比西家一衬,才能觉得自己过得还凑合,还好。”
这番话也挺有绕口令的味道,转来转去的,但正处于多愁善感的时期,心思细腻如发的大丫仍是听懂了。
“小姨,我一定会过得很好的。”
于是她眼眶微湿,说道。
“那你想要怎样来过日子呢?”
冯氏的声音变得十分轻柔,如清泉潺潺而过,流进了她的心间,“是先把亲事退了,好光明正大的靠近他么?说真的,你如此有担当,如此有魄力,是会让很多男儿都汗颜的。”
“我哪有你说的这样好?”
大丫略有些窘迫的道。
“你当然很好了。但是,你也有不足之处。有勇有谋,你只有一个勇字,却漏掉了谋。”
冯氏又道:“张家的那个三郎,你自小就是见过的,知道他是什么样的脾性,也知道他的爹娘都是附近出了名的老实人,但凡跟着他过日子,便一定会很舒心,对么?”
说着顿了顿,“而你说的那个教书先生,虽和你认识的时间尚短,但观其言行,也是个值得人托付终身的,即使将来风云变幻,你也愿意为之赌一把,对么?”
“对。”
大丫点头。
“不如这样,你先别把事情闹大了,尽量捂着,再想法子打听张三郎如今的人品如何,偶尔和他接触一下,看他有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然后一一的记在心里;而教书先生那边,我会悄悄的托人去打听他的家人是什么样的,然后悄悄的告诉你,让你心底有个成算。最后,你再决定好自己是取哪边,舍掉哪边,好不好?”
冯氏真诚的望着她,问道。
“不……”
大丫只觉得此举有挑肥拣瘦、朝三暮四的嫌疑,可那句‘打听他的家人’却深深的诱惑了她,试问她如何不好奇他的妻子是长什么样的,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脸黄还是肤白,是泼辣还是蔫坏,她都想清清楚楚的知道,并隐有与之一较高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