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说听闻苍央只是一介武夫的事情所传不实!”项英见苍央仍然一脸严肃不由得哈哈大笑。
苍央仍然一本正经地道:“家父仙去不久,本应在家守孝,奈何此阁乃为家父半生之心血,既然接任司文部,不敢疏忽,唯恐愧对大首领,更怕对不起家父在天之灵,故苍央不敢怠慢!”
见苍央如此说,项英对自己的玩笑歉然道:“是我唐突了!还望兄台见谅!”
“这算不得什么的,请少主更衣之后,前往史藏阁!”当下有人送来专用衣物,服侍项英换了。苍央也不再是那一身便服,换了一身官服,在前引路。
行至一处院落前,只见有两队士兵值守。为首的行礼道:“请留下火种、兵器方可入内!”
项英掏出火石,交给士兵。解下镇乌递与士兵道:“没想到此间还有如此规定!”
苍央一边把自己的刀递给士兵,一边道:“少主有所不知,但凡藏书之所第一忌讳乃是火种!典藏阁修建之地乃是当年玄穷历时一月有余,才选址于此的,就是因此地不犯水火。至于兵器,实在是文人们杜撰出来的所谓的有辱斯文。”
“不妨事,我也是第一次来这里,尚不知这里有着许多有趣的规矩!”项英道。
两人进得那处院落,只见一座三层小楼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不时有学子模样的人进进出出。
“竟然有三层楼之多?”项英惊叹道,心底暗道如此多的藏书寻找一百年前的历史,实在是一件麻烦的事。
“此楼虽然有三层,一楼是读书的地方,二楼三楼方才是藏书。由于三楼多是古籍,并不对外开放,只有二楼的书对外开放,供各部通过考核之后的学子借阅学习。”苍央解释道。
两人径直走到三楼,苍央命人打开一间藏书室道:“这里是镇乌元年前一百年至镇乌一百年间的历史资料!包含了当时历史、天文、气候等信息的记载。”
项英抬眼望去,只见整整齐齐地摆放了有两百余个书架,每个书架上都贴着年代标签。再仔细看每个书架,上面还详细地表示着藏书序号,类别,当下心中稍宽。
走到镇乌元年的书架细细翻阅,并未发现任何关于战争的信息。又将其前后十年的书架翻阅完,仍然没有发现有战争的记载。
苍央见项问眉头紧皱,问道:“不知少主要查什么信息,或许可以叫诸位在此学习的学子来帮忙。”
“镇乌与匈狱每隔百余年总会发生一起战争。我想看看这两百年之内是否有战争发生。”项英如实答到。
苍央派人去寻了十几个在此学习的学子前来帮忙。最后却发现这两百年间的确没有关于战争的记载。
就在项英准备放弃的时候,苍央道:“是不是可以查看下当年昆仑河水量的信息。”
项英听罢,眼前一亮。开始他总以为这里会有关于战争的记载,没有发现的时候,他失落的以为是巨人记错了或者是欺骗了自己。可是如果那一段时间如果有关于昆仑河水干涸的记载,那么或许是这段时间的历史被认为的忽略掉了那次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