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旧话·特殊的信

从开始阅读历史类书起,我写过一些文字,前段时间u盘掉了,便以为那些文字就此没有了,刚才给电脑装云盘,发现原来在云盘里是有备份的。这些资料找到了,非常开心!今天也没什么好的话题可说,所以就拿过去一封特殊的信来谈一谈。这封特殊的信是高二时期的我写给当时班主任老高的。信内容如下:

敬爱的高老师:

你好!

今天下午你叫我们写这次段考的反思,当时我脑海里涌现很多思绪,但却不知从何下笔。于是决定晚上回家写了明天交给你,但当我再次提笔的时候却突发奇想:干脆直接写成书信吧!你一直对我充满期待与鼓励以及关心,但我们沟通与了解的并不多。为了让老师你多一份对我的了解,让老师你少一点担忧,为老师减一分负担。让老师你知道我从未放弃。

正所谓知,不言何知!

所以,我以书信的形式、以反思为核心、以沟通为目的写下这样一封信。

今天下午不知从何下笔原因有三:首先,我认为这次反思应该是对自己内心进行一次客观的自我审视。其次,这次反思不应该仅仅是反思这次段考,不应该仅仅截取我思想顿悟后的一个片段来反思。最后,自上次思想顿悟后我几乎每一天都有对学习、生活的心得、体会、感悟的总结而成的日记,故那样应付式的反思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从以上三点原因出发,我以日记为主轴从中挑选部分作为本次反思内容对这学期进行一次客观的自我反思与总结。(日记选自201541至2015530之间)

日记原文

关键词:幡然醒悟

时间:201548

当我呱呱坠地来到这世上,不足两岁便离开了母亲的怀抱。所以,童年的记忆里鲜有父母的身影。

三岁时,我进入幼儿园。时常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屁孩。

五岁时,我上小学。在学校很调皮常和老师唱反调,请过n此家长。那时将学校当作铁笼子,常化作小鸟飞出“笼子”玩耍。将离家出走当作旅行,每隔几周都旅行两次,把年迈的奶奶急的不得了。

十一岁时,步入初中校园,每天晚上飞檐走壁翻墙去通宵已是家常便饭。初三时那成绩简直不堪入目,故复读了两年,最后勉强混上个高中。

十六岁时,来到东中高一十五班,五年的初中才勉强混了个重点班。可惜那时思想仍是愚昧,一年后便被踢了下来。啊偶!麻木已久的神经总算有所触动。

呵!凤尾变鸡尾!sorry!我要当“鸡头”化“凤尾”!

现在我要做的便是揣着自己的梦想,孤游书海到达彼岸便好!

反思:这篇日记写于我上次思想顿悟那天之后,从中可以看到我的童年以及青年是多么的叛逆,也可看出当时的思想已经开始想与过去划开界线进行新的开始。

日记原文

关键词:读书

时间:201545

读书至今已十余载,然这十几春秋所读之书除了让我认识点字外,似乎别无益处。故此,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

我为何读书?读书有何用?我该怎样读?

这三个问题曾令我困惑不已,我不知怎样回答自己。或许是因为成长所带来的理性,或许是因为对网络充满了厌烦,亦或许是其他原因,我离开了电子世界,进入了“无电时代”。让我偶然的碰到了书,渐渐的喜好上了阅读、爱上了书。除了言情的以外,小说、散文、传记、历史等书我都喜欢看。因而对上述问题我便能略有所答。

知,我为知而读书,因不知而读书;为活着而读书,因活的好而读书!书,可以解惑,可以解忧。我愿成为一个博览群书的智者。

对于读书的意义,见仁见智各有不同。

至于读书的方式,快、慢、祥、略皆宜,只要能静下心认真的品味,那随便怎样读都是好的。

反思: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当时对于“读书”的认识、意义以及方法,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

日记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