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漫感觉有些冷了,正准备进屋,看见何氏和王嬷嬷、吴婶从后院走来,吴婶手里还端着一个托盘。
老驸马几乎每天下晌都会来东辉院玩,何氏为了感谢长公主的厚爱,每天都会亲自去厨房做一道点心,或者酸奶,孝敬他吃。这些东西当然是陆漫或王嬷嬷教她的,由她亲手做出来孝敬老人家,更能体现她的诚心。
今天做的是奶香糯米球,主要原料是红薯和糯米,因为没有椰蓉,用的是蜜渍桂花代替。
老驸马一看何氏来了,乐呵呵地迎上前去,笑道,“亲家太太,今儿做的什么啊?”
豌豆黄和酥心糖跑得比老爷子还快,一个抓住何氏的裙裾,一个抓住吴婶的裤脚,一个“喵喵”叫,一个“汪汪”叫。
它们猴急的样子,把众人都逗乐了。
何氏呵呵笑道,“做的是奶香糯米球,香着呢。”又道,“进屋吃,莫在外面喝了冷风。”
老驸马又道,“若是好吃,再给我留半盘,我拿回去给长亭吃。”
何氏笑道,“有多的。这东西凉了不好吃,我已经让人送了一盘去鹤鸣堂。”
几人进了厅屋,托盘放上桌子,里面有一个大盘,一个小盘。老驸马几人和二狗一猫吃大盘里的,何氏又亲自拿着小盘去了前院。她是给姜展魁和先生拿去的,她听了小兄妹的遭遇后,更心疼他们了。
不一会儿,大奶奶遣婆子来告诉陆漫,那个榆青院收拾好了。婆子还说,大奶奶不仅让人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了,还让人把屋子重新粉刷了一番。
那几人在叙着旧,陆漫则是又站去那个大柜子前,把柜子打开。看似在翻找着东西,实际上是到处检查着,找了半天依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实在不行,就把柜子拆了!
陆漫腹诽着。这事还是等到她生下孩子以后再说吧,若真有情况,那时也好做事。
众人说到暮色四合,才起身回家。
晚上,何氏去针线房找了一些布头,准备给宋默和李掌柜做鞋子。她说,“李师弟这么大岁数了还没成亲,没个女人张罗,也不知道这些年他的日子是怎样过来的。哎,都是娘有眼无珠,若不把抱琴留下,仁和堂不会被小陈氏谋去,老李掌柜不会气死,李掌柜也不会受这么多年的苦。”
这位母亲真是个迟钝的女人。
陆漫已经注意到,今天虽然李掌柜刻意不敢去多看何氏,但每看一眼她,眼里的怜惜掩都掩不住。他的意思,不单陆漫和王嬷嬷看出来了,或许在场的人都看出来,唯独何氏还傻傻地没看出来。
陆漫觉得,李掌柜在小仁和堂坚守十几年,守的不仅仅是这间铺子,更是心爱的女人和她年幼的女儿。他之前绝对想不到何氏有回京城的一天,肯定是打着一辈子不娶的主意。
何氏受过伤,人又单纯,嫁给深爱她的李掌柜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陆漫笑道,“娘,你觉得李叔这个人怎么样?”
何氏边做活计边说道,“当然好啊,脾气好,心细,良善,也聪明。娘从小就跟他熟悉,你外祖也喜欢他……”
她一抬头,看到女儿眼里的笑意和探究,终于明白女儿的意思了,不觉脸一红。嗔道,“想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