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儒差了一位身边的小弟子去叫东方奕过来。
东方奕未来到之前,大儒蔺声低声对书儒说道:“博罔,安排东方奕出去,可是还要查那件事?”
书儒博罔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完全是,能否查实,全看机缘了。”
大儒蔺声:“博罔,若是东方奕有那决心毅力,我们也当鼎力支持。”
书儒博罔不做声,只是点头。
吕重歌和季羽听完大儒与书儒的对话,不约而同的互相看了一眼,从对方面部表情和眼神上读出,彼此都没听懂。
片刻之后,东方奕来到了书儒小屋,拜见了大儒蔺声,礼儒斐睱以及书儒博罔。吕重歌见东方奕他却是和在镐京时变化不大,依然是俊朗如初,英姿娴雅,浑身散发着一种冷淡淡的气质。
书儒博罔先对东方奕说道:“奕儿,为师有要事吩咐你去办。恰好吕重歌,季羽也要远行办事。且让你们三人同行,相互协力照应,成事同归。”
“是,师尊。”东方奕说完,转身对着吕重歌,季羽二人各做一揖,二人也是作揖回礼。
“奕儿,你资质极高,常能探究事物根源,悟出常人所难以悟到的真相。所以为师此次命你外出,也是有几件要事相托。”书儒博罔又看了看吕重歌和季羽,说,“其中一件重要的事,本儒想不止东方奕要竭力完成,吕重歌,季羽你们也要倾力而为。那便是找寻《易》经之中失传的《连山》《归藏》两部书。”
季羽问道:“书儒,这《连山》《归藏》可是和当今周易《易》书齐名的两本先朝易书?”
书儒博罔:“正是,《连山》乃是夏朝易书,《归藏》乃是商朝易书。现今我周易,正是秉承《连山》《归藏》二书以发展而来。周易中蕴含的秘密若想解开,方必寻回《连山》《归藏》二书才行。本儒以为,若是我儒家解读了周易,便不仅只是能先人一步匡扶乱世。甚至能窥得天机。”
季羽:“想不到这《连山》《归藏》对于解读周易如此重要,弟子定当竭力协助东方奕寻找。”
吕重歌心想,这两本书确实是十分重要,就目前看来,可比自己去马成山骑匹马重要多了。于是也开口道:“如此要务,弟子也定和季羽一同竭力协助东方奕。”
书儒点了点头。
礼儒斐睱此时开口道:“季羽,为师现在也吩咐予你的任务。”
季羽:“师尊请讲,弟子谨遵。”
礼儒斐睱:“为师差你去追溯礼的起源。”
礼儒斐睱一句话出口,霎时整间屋内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就连大儒蔺声也不例外。
众人惊愕礼儒斐睱吩咐季羽的任务,季羽更是愣了半晌才开口问道:“师尊,这周礼,天下人皆知乃是元圣周公定制,如何追溯”
大儒蔺声也疑惑的向礼儒斐睱问道:“斐睱,你让季羽去追溯周礼的起源?身为礼儒的你,难道不是最清楚周礼?怎还要追溯起源。”
“本儒是比谁都清楚周礼,周礼浩瀚博大包罗万象,大至政治军事,官制国体。小至发饰衣冠,家居陈设,无所不包。或许正是因为本儒比其他人都清楚,所以本儒不禁想,纵使元圣周公再通天晓地,这系统的周礼也非其一人所能凭空制善。”见众人皆惊讶的溢于面色,礼儒斐睱轻叹一口气,又说:“正因如此,所以本儒不得不怀疑,周礼之雏形当是从元圣周公时代之前,乃至我周先祖古公亶父之前的时代便已经形成了,只是经由元圣周公加以总结归纳,诰命天下。”
全屋人又陷入沉思。
大儒蔺声沉思片刻当先说道:“斐睱,听你这样一说,意思本儒懂了。元圣周公确是制定周礼,但周礼之制定绝非朝夕,也绝非一人凭理想而为。当是有一个形成的过程。你是想探究更久远的历史,直到元圣周公之前,让季羽助你找到周礼形成的那个奇妙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