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灾后重建问题……”
今日的朱思楠一开口回答,便直接震到了云秋毫。
这真的是那个调皮捣蛋,方才还在看风月小说的太女殿下么?
条条是道思路清晰。
朱思楠见云秋毫微默的模样,偏了偏头:“不对吗,书上大概是这个意思。”
哪本书,为何博览群书的他未曾看过?
一时之间,云秋毫都有些激动了,读书人,追求的便是读尽天下书,一览众山小。
“就刚刚太傅你毁掉的那本《东厢记》,嗯,没错。”朱思楠撑着头,仔细看着云秋毫的反应。
算是她的恶趣味吧,这两年来,她就是喜欢看着云秋毫瞬间变脸的模样。
那本书……云秋毫朝着火盆的方向望了望,已经,烧掉了,就在准备上课前,他当着太女殿下的面烧掉了,本是想给太女殿下留下深刻印象,然
“那本书其实也没什么意思,就是一书生撺掇着一富家小姐私奔,富家小姐被迷惑了,私奔途中遇到了洪水,小姐在途中被书生抛弃,身上的钱财也被抢光。在这种情形下,小姐突然转性,一心只为百姓,终于治理了洪水,后人便替她立了碑,那碑立于东厢,故而,此书名东厢记……”
“夫子,我觉得那小姐真心愚钝,好好的日子不过,何必去私奔呢,你说,是吧。”
他究竟一开始都在担心什么……
云秋毫脸色由紫变红,又由红变紫。
不行,他得找出副本来,好好研究研究。
后来大安王朝传闻,皇夫云秋毫沉迷于风月小说,据说,读尽了大安王朝风月小说。时人感叹,世风日下,当初科考出身的皇夫,弃诗词歌赋,爱风月小说,此事更是成为告诫家中子弟之范例。不过,此事亦是带动了大安王朝风月小说之消费,据说,皇城不少富家千金亦或是年轻公子,都以偷藏一本风月小说为时尚。不过,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殿下所言甚是,奔为妾,不过好在那位小姐后来醒悟,为民众服务,这种知错就改的精神,亦是值得学习。”
缓过一口气的云秋毫还真真对朱思楠随口编出来的那个故事进行了评价。
太傅你要不要说得这么……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