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二流小县城,离边界线还有段距离,是以戒备并不森严,黄书轻易就混了进去,
寻寻觅觅,一番寻找,很快,黄书就来到了这座县城之内,最为豪华的一间茶楼门口,
当然,说是豪华,实际上,也只是相对来讲,小县城,并不具备太好的条件,即使是最好的茶楼,也不过是几百平大小,三层小木楼,倒是显得古色古香,
踏步而入,可见茶楼正中,有个小戏台,那是专门搭设,用来给说书先生说书用的,
一个好的说书先生,对于茶楼的生意影响十分巨大,基本上,茶楼的三成营业额就是依靠说书先生挣来的;
是以,只要是稍稍有点正规的茶楼,那里面就肯定是有常驻茶楼的说书先生的,在好一点的还会供养几个水平不一的戏子,没事唱个校区什么的,吸引客人,
这间叫做又见茶楼的茶楼当然也不例外,黄书进去之际,正有一个说书先生正在说书,说的正是《水浒传》!
眼见如此,黄书不免有些惊奇,想不到短短几个月时间,《水浒传》竟然已经传播到了如此偏远之地,
这八大王朝不是对《水浒传》畏之如虎,甚至已然将其列为,禁制其在王朝传播吗,如今这说书先生为何敢如此光明正大的在此地演说那?
惊奇之下,黄书不由随手找个座位坐下,点上一壶茶水,坐下静静的听了起来,只是随着时间发展,越听,他的眉头却皱的越是厉害,
此人所说,在许多地方都有谬误,甚至与原文截然相反之处,而且,其基本功并不算是太好,一看就知道学业不扎实,
要知道,要想担任说书先生,按规矩都得有师父。如果没拜过师父,没有家门,就不准其人说书挣钱,即便挣了钱也有同行人前来干涉。
以这人的水准,一看就还未曾达到出师的标准,根本就没有资格出来卖艺说书,是以,要么这人没有师傅,要么就是其违背了艺德,私自外出接活!
微微沉吟片刻,黄书不由踏步上前,来到那戏台之上,轻轻捻起啊说书先生说书用的手巾,将其桌上的醒木盖上,又将扇子横放在手巾上,然后向那说书先生看了过去;
黄书现在所做,是为盘道,如若说书的没拜过师,不懂这些事,那就是没有拜师,乃是外行抢食,败坏说书名声,
黄书就可以把此人的演出道具连同所挣的钱一并拿走,不准这说书的再说书了,这称之为“收笸箩”。
看到黄书此举,那说书先生顿时微微一愣,揪着头发,皱眉苦思片刻,随后眼神一亮,用左手拿起扇子,
微微一拍桌案,开口唱道:“扇子一把抡枪刺棒,周庄王指点于侠,三臣五亮共一家,万朵桃花一树生下,何必左携右搭。
孔夫子周游列国,子路沿门教化。柳敬亭舌战群贼,苏季子说合天下。周姬佗传流后世,古今学演教化。”
听完这套词语,黄书不免又是一愣,心中疑惑更甚,这套词乃是黄书亲自编选出来传播出去的,会的人只有可能是小说分院的那群学生,
或者是大坤的那些说书先生,只是,以那些说书先生的本领来看,绝对个顶个的都是好手,绝不会像是这小子这样菜的,
而且他们都受过自己的教育,绝不会随便就将其中门道传给他人,这其中定有古怪!
在说那说书先生,眼看黄书愣住,当即眼珠一转,伸手拿过毛巾,把醒木重新盖上,扇子横在毛巾上,向黄书看了过去,开口道:“兄台既然来了,可不能这般轻易离开!”
“好说!”黄书见此,不由微微一笑,轻轻将扇子拿了起来,一拍桌案,开口吟诵道:“一块醒木为业,扇子一把生涯,江河湖海便为家,万丈波涛不怕。
醒木能人制造,未嵌野草闲花,文官武将亦凭它,入在三臣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