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荆州刺史王睿对周瑜的第一印象。
这个人不一般!
这是周瑜对王睿的第一印象。
作为一个三国史的研究者,周瑜知道荆州刺史王睿在荆州历史上的地位不低,在刘表入主荆州之前,王睿一直是荆州的头号人物,并且是颇有功绩和政绩的头号人物,他因平定数次荆州蛮部之乱而功封安次侯,在当时更是极尽荣宠。只是后来王睿和被誉为江东猛虎的孙坚有隙,才被孙坚讨董卓时借机逼迫,吞金自杀。王睿的飞黄腾达之路,也就此终结,他也就失去了逐鹿中原的资本和机会。如果他能活到后来,那么从王睿的成名之路来看,此人必会在汉末群雄争霸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惜,历史没有给他机会!
他自己也没有给历史重写的机会!
历史总是在人意想不到之处拐弯。
王睿身穿一件黑色长袍,年龄大约四十岁左右,一双眼睛深邃而富有魄力,表情如寒霜覆面,冷森森的,给人一种疏离高不可攀之感。
这样的人,必是长期浸淫于权力的漩涡之中,方能练就这般不动如山的冷静。作为一个以军功起家,又以战功腾达的刺史,这样的人和陆康那种文人士吏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强大的气场让他们的会面变得有些冷硬。陆康刚要给双方介绍,没想到王睿挥了挥手,示意陆康不要说话,王睿仔细的盯着周瑜,过了好久,才慢吞吞的吐出一句话:“你就是给陆太守锦囊之人?”
周瑜文质彬彬的行了一礼,应道:“正是学生!”
王睿微眯的双眼微微一颤,一道精光在他眼中一闪而过,良久才道:“你猜猜我是何人?”
周瑜慢慢抬起头,朗声道:“如果学生所猜不错,大人必是荆州刺史王使君。”
“哦?说说理由。”王睿心中的好奇心被点起,说话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不因为是陌生人而紧张,不以为是大人物而谦卑,这样的人,他有兴趣,非常有兴趣。
周瑜道:“大人与陆伯伯相携而来,在整个庐江,能得陆伯伯如此礼待之人不出三人,如今逆贼横行,叛逆陡生,学生早闻陆伯伯与王使君合兵共击黄穰李大志部,我看众将士皆有风尘之色,想来必是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由此可知,大人必是荆州刺史王使君!”
王睿点了点头,伸手在周瑜肩膀上拍了几下,慢腾腾的说道:“很好,很好。“
陆康在一旁满意的看着自己学生的表现,心里也是充满自豪之意的。陆康与王睿少年相识,关系甚密,有总角之好,有什么事自然不瞒王睿。陆康以周瑜所说方略旬月便大破黄壤,又以锦囊之计给王睿,两人能击斩李大志,周瑜之谋,功不在小。
因此战后王睿才不顾数月征战之苦,想尽快的见一见传说中的少年英豪,陆康拗不过,也只得带他前来。
这一趟,来的很值。
王睿告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