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局面迟迟打不开的鬼子,终于收起了那丝藐视之情,决定出动炮兵了。
用猛烈的炮火,将对面防御阵地里面的中国国军士兵,全部歼灭!
用飞机轰炸,拿大炮炸,这也是鬼子管用的战术之一!
受制于国力的影响,抗战初期的许多部队,不管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在或者杂牌军。往往在开战之初,其部队兵力,便在鬼子飞机大炮的狂轰乱炸之下,伤亡过半。有时候,士兵伤亡人数能够达到其部队总兵力人数的五分之三,甚至更多。
这还不是最凄惨的。
最凄惨的部队,是连鬼子面儿都还没有照,其部队总兵力人数便在鬼子飞机大炮的轰炸下,伤亡超过大半,彻底的失去了战斗力。
这也是开战之初,国军士兵频繁退守的最根本原因。
说白了。
还是武器装备不如鬼子的缘故。
但就是这样。
英勇的国军战士,面对武装到牙齿,并且装备飞机大炮的鬼子,是没有退缩的。他们愣是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去填,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去赌,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去为几己方战友打开前进的道路。
他们是英雄。
如现在,在铁门桥阻击鬼子的狗娃子及他麾下士兵一样,全都是英雄。
英雄是可歌可泣的。
英雄亦是悲壮的。
英雄是不分大小,不分职务高低的。
当看到鬼子的前锋部队,仗着犀利武器,逼近己方防御阵地时。怀报手榴弹,一跃而出,冲向鬼子,最后拉响怀中手榴弹,与鬼子同归于尽的狗娃子麾下小兵,就是英雄。
按理说,英雄牺牲了,是要伤感的。
只不过现场的实际情况,容不得狗娃子他们去伤感、去缅怀。
因为鬼子炮兵已经发射了炮弹,划过空气呼啸而过来的迫击炮弹,正朝着狗娃子等人所在的防御阵地咂来!
顾不得多想的狗娃子,嘶哑着嗓子喊了一句,“都给我趴下。”
话音刚落的瞬间!
鬼子的发射炮弹便已飞抵头顶,随后落在了狗娃子阵地后面的一处空地上!
伴随着鬼子军官“杀鸡咯咯”的攻击声音。
无数鬼子动了。
这些鬼子,端着手里的枪,朝着他们对面的中国防军扣下了扳机。
刹那间。
无数子弹经鬼子手里的步枪,向着对面防御阵地的中国国军飞去。
按理说。
鬼子抢先开枪,他们对面防御阵地里面的中国国军也应该开枪反击。
但现在的局面,却偏偏相反,鬼子开枪后,他们对面防御阵地里面的中国国军,并没有开枪反击。
出现这般奇怪的局面。
主要是因为狗娃子他们有不得已的苦衷。
这个苦衷可不是别的。
乃是枪支射程的问题。
鬼子装备的步枪,是后世人称三八大盖的步枪,这种步枪的射程远远高于国军装备的步枪。
用句通俗易懂的话来形容,就是鬼子手里的步枪可以打中防御阵地里面的国军,而国军士兵手里的步枪却打不中鬼子。
其实这就是双方国力高下的一个体现。
正因为狗娃子他们手里步枪的射程,远不如鬼子手里步枪的射程。故而在鬼子率先开枪后,狗娃子他们并没有急着反击,而是坐等鬼子进入射程。
鬼子不进入射程,狗娃子他们就不会开枪,因为枪射程不如对方,就算开枪,也是打不中对方的,与其白白浪费子弹,还不如等鬼子进入射程。
说白了。
在鬼子没有进入射程之前,狗娃子他们只能硬挨着。
这种别人可以打我,我却不能打别人的感觉,真的不好受。
话又说回来。
不好受又能怎么样?
谁让你手的家伙比不过对方手里的家伙?
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挨鬼子打!
在挨了二三分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