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气,还丹。这是两大毫无争议的必经过程。虽然异类有化形,而人类没有,但是天地各有钟爱,各有厚薄。大道无形,终是殊途同归。无论行于何处,皆是到得一样彼岸。
不管佛道禽兽,只要修行,这泥丸中的感识是必须开的。只有修出非凡的识念,方才可以运用它纳气返体,行筑基和开拓之功。《秙山经》重华其实有诸多不解,但是这《黄庭经》上的存想之法,他虽未日日修持,却是熟悉非常。常常是潜移默化般的,按着经文存想施行,甚至有时自己都不曾察觉。
“既然万般法,皆从此处始。那我就索性先练习观想把。”静坐很久的重华,理清冗杂的思虑,心里暗自说道。
“至于那纳气凡体的功法,人兽有别,想来还是不要冒然为之。来日方长,总可得遇名师真人,点破迷津。”重华忖度至此,又想起了那音容常在的跛道人。看着石头上的烂铁剑,轻轻的握在了手中。
明月正在中天,小窗外一目清辉。重华轻轻拂衣而起,持剑走出了草庐,将自己沐浴在一片皎洁中。看了看手里锈迹不堪的烂铁剑,弹剑一声轻呵,便在浮云桑那巨大广阔的枝络上,舞动了起来。招式殊为可观,尚可窥见当初功底。
当年学剑,重华是有自己的崇拜的,便是那声闻九州,绝迹名山的诗剑仙--李太白。他的名声,如九天青云。但他那壮丽的诗篇和放荡不羁的传说,却常在重华年少的心怀中激荡!剑是越舞越快,就连那黝黑的剑身,都好像有了光华。
兴至浓处,重华持剑一声长啸。一首诗,便和着剑的节奏,琅琅而出:”
我本诗中仙,
漂游江海间。
天赋绝今古,
无事生愁颜。
文章生香嗅,
藏为青鸟衔。
忽奉彩泥诏,
王母欣有言。
邀我瑶台客,
招我琼露浆。
斗酒谈笑故,
万斛还轩昂。
非为仙酿薄,
心净本无旁。
性情久不束,
要狂时便狂。
言罢出太阿,
舞于好月光。
一吐豪气飞如虹,
江海奔浪流泱泱。
滔滔灿烂天河水,
寒光逼射夜明堂。
玄女起天乐,
空灵劝一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