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精果是强壮心识的神物,对于修行之人,有天大的裨益。对于以尸解态驻世的地仙来说,更是至宝,简直是续命延寿的仙丹。
重华方才所吸取的,正是青精涵养了三千六百年的星华之气,用以在几天后结成熟果。即将乘鹤落下的老者,不是别人,正是道门第一仙真白云子司马承祯的的授业恩师,唐高宗亲封的国师,嵩山逍遥谷主中阳子潘师正。这位潘大仙人几十年前便以还丹六转的境界尸解避世,前朝皇帝敕封谥号为“体玄先生”。只在嵩山深处的逍遥谷修养避世,如非必要绝不入人间半步。
伏牛本就和嵩山一脉,中阳子数十年前见一异类丹鹤,想要降服作为坐骑。正是追着丹鹤找到了浮云桑和木池,而意外的发现了这株青精。可是他却不曾下到浮云桑那阴森无光的树下,更不曾想到下面还有涂山氏一脉的传承之地。还只以为此处为木气极其浓郁的深谷,这才有了天生的神树。
闲言不叙。呼吸间一人一鹤已经落在木池中心,丹鹤一张巨大的翅膀,悬停在青精的上方。老者白发长眉,面目慈悲无相,风姿出尘,跨下丹鹤更是神俊飘逸。明月在池心,投下一人一鹤翩然的身影,真如仙人降世一般。
中阳子毕竟是得道高人,地仙境界的驻世仙真,下了丹鹤,连看都不看一眼脚下的青精。悲悯的眉目间带着微微的急切,凌波无痕,自水面上信步走到了昏厥的重华面前。
他太好奇了,实在无法理解一个带着血脉气息的凡人,怎么会有还丹五转才有的心识。
才到重华近前,须发便无风翻飞。一股浓郁非常的星华之气,妖娆而暴烈,扑面而来。中阳子忙催动丹气,稳住身形。趴在池边的,是个白皙的少年。可是此时面相,却甚为可怖。双目已然暴突,七窍间俱是渗出血迹。体型明显是被胀大了,臃肿而不均匀。
中阳子收敛发散的心识,牢牢笼在少年身上,避过泥丸,透体而入。眼前的少年,经脉几乎全数爆裂,星华之气还自不停的在体内乱窜,蹂躏着少年的五脏六腑。独独泥丸中,性光定而不散,星华之气不断归进其间,心识隐然有强壮的趋势。右手青筋暴露拘挛,还紧紧握着一把破剑不放。
“此子,好大的机缘!”中阳子看得清楚,心里一阵惊叹!修行之人,从来无法吸纳星华之气。除非借用那天生地养的绝世奇物,才有可能以外力增强心识,比如这木池里的青精。修行之人一旦尸解,便只能以心识拘束性光和丹气,以真形驻世,没有。如若有奇物能增强心识,功如延寿。
可惜他自以为得了天大福缘,隔几日便来观看的青精,竟然被少年提前吸取了涵养果期的星华,已然无法如期成熟了。本以为是异类妖修逆天而为,谁知竟然是身负机缘的凡人,中阳子反而是释然了。杀人盗宝的修行人,世间有之,但绝不会是这位闻名佛道的著名地仙高人。
看着昏厥的重华,中阳子却也有心救他,以期和福缘深厚者结下善缘。可惜,更多的是深深的无奈!修道之人本就不熟悉驾驭星华之气的法门,而且更是不清楚少年如何吸纳入体的,确实是无从入手了。中阳子刚才还在高空时,心识笼下,清晰的感觉到有一股熟悉的力量在施为,此时却是凭空消失了。诸多咄咄怪事,让中阳子心里升上久不曾有的疑惑感。
地仙乘鹤至,
徘徊为青精。
机缘由天定,
凭力不能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