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静宁心酸回宫 理宗无奈妥协

杜杲传奇 鹰嘴岩 2277 字 2024-04-21

静宁公主从蒙、宋边界下了马车之后,便将自己装扮成了讨饭的小子,朝着南宋京城临安一路奔来,静宁知道自己能否回到皇宫意味着什么,在还没有返宋之前,董宋臣和杜杲就有了直觉,二人皆言:“那散布静宁逃向蒙古消息之人,为了保住项上人头,他们必然会对公主静宁痛下毒手。”而当静宁千辛万苦地来到临安城的大门口时,她目睹的情形果然如此,城墙上到处贴着静宁的画像和路边站着追查她下落的宋廷官兵。静宁只好退了回去,瑟缩在一家旅馆的门口。

董宋臣强烈要求面见皇上,他对朝廷派来监视他的官员说:“倘若宋帝不予相见,日后,必然追悔莫及。”监视官员惶恐不安,连忙向皇帝汇报此事。赵昀也是满肚疑兜,于是便紧急召见董宋臣。

董宋臣见到了赵昀,急忙跪地,哭着说道:“我董宋臣从宁宗开始就服侍皇帝,也得到了皇帝的恩宠和偏爱,虽然在一段时间里,为了报答王枭寻回老奴“宝贝”的大恩、大德,为了给“小石子”和他的情人报仇,老奴的确帮助王枭做了许多对宋廷不利的坏事、蠢事。这仇报了,恩谢了,自己唯一的希望就是报答皇上的大恩大德。又哪敢做出半点对皇帝不敬之事?皇上知道老奴对静宁公主有着怎样的感情?您想想:老奴会隐瞒皇上,将静宁带入蒙古,成为蒙古要挟皇上的人质吗?”

“按常理讲,当然不会,就怕你和蒙古人的情谊难断,故而设计,让宋廷受害。”

“如果皇上不相信宋臣,老奴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只是皇帝一定要相信杜杲,他身在蒙古,心系宋廷。另外还要派人保护好静宁公主,只要是静宁回宫,他们陷害杜杲、老奴,挑拨两国关系,妄想挑起战争,达到消灭宋国的险恶用心就会暴露无遗。所以,他们就必然会想尽办法阻挡静宁回到皇宫,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诛杀公主。”

说完,董宋臣便朝着朱红大柱猛撞了过去,赵昀慌忙阻拦,君臣二人趔趔趄趄地倒在了地上。赵昀扶起董宋臣后,摸了摸自己的额头,额头上起了个鹅公包,见状,董宋臣慌忙跪地赔罪:“老奴该死,老奴最该万死!”

赵昀拉着董宋臣的双手,微声说道:“公公啊,也不是朕心狠,种种的迹象表明,杜杲留在蒙古,静宁无端失踪,这些都和你脱不了干系,今日,听你如此一说,细细品来也不无道理,况且蒙古方面亦无静宁的半点消息。再者,是你以死求证的孤忠气魄,让朕无有任何理由不相信公公的切切之语。朕已经命令丁大全,须全力寻找静宁,务必将她带回宫中。”

董宋臣一听,急了,慌忙阻拦,大声说道:“皇上怎么能叫丁大全负责寻找公主呢?丁大全是什么人?难道皇上不知道?”

“怎么不知道,他是杨太后的外甥啊。”

“史严之又是什么人,皇上的心里清楚吗?”

“当然清楚,他是为蒙古帝国服务之人。”

董宋臣又问:“他们二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赵昀极不耐烦地回答:“是师生关系。”

赵昀又很不高兴地瞪眼喝道:“问朕这么多,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董宋臣答曰:“奴才要说的是,这师生俩就是想把宋廷的水搞浑,从而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

“说史严之朕相信,要讲丁大全,断然不可能,丁大全的今天是谁给的?可以毫不夸张地对公公说,在朕的心里,丁大全就是朕的亲儿子。”

听赵昀这么一说,董宋臣才恍然大悟起来,他想起了宋金联姻,丁大全不就是代表着大宋朝廷和金国公主缔结良缘的吗?金国的公主自杀,为了丁大全,赵昀又亲封花容为宋国的安宁公主。皇帝一味地信任和袒护着丁大全这样的坏人,宋廷就必然要遭受灭亡的下场。

为了大宋,为了公主,他要惊醒梦中人,于是,董宋臣大声说道:“陛下,您要醒醒啊!那史严之和丁大全绝对是穿上了同一条裤子。公主现在已是命悬一线、危在旦夕。”

事关静宁的性命,不可大意。为此,赵昀又命令董槐加紧寻找公主的下落。但他还是不相信丁大全会背叛自己,更不相信丁大全会杀害静宁公主。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朕对他如此之好,他没有理由出卖宋廷,投靠蒙古,甚至杀害静宁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