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之石门缓缓扇开,但闻一声巨吼迎面而来,震耳欲聋。
借萤曜石薄光才看清,朦朦暗黑之中伫立一头棕黑巨熊,但见其立身有近一丈,臂如筛盘,眼若铜铃,乍瞄之下发现竟还生得一条虎尾,脖颈披一块尺许红披风。
木讷款款盯注古今,顺逮一眼,其腰腹干瘪,显然有多日未曾果腹。
此番模样着实可笑滑稽,但古今此刻却是笑不出来,浑身寒毛倒竖。
此时熊兽一见古今,如急渴遇甘霖,双目泛泛精光,饿虎抢食般扑杀过来。
古今筋肌瞬张,躬身闪过,听耳边熊掌带一阵劲风呼呼灼灼,后跃数步,与之扯开距离。
巨熊见这小人儿险避而过,一击不中,更添恼怒,沓沓暴雨摧梨花般扑挠抓捏,古今神经紧绷,左闪右避,如此僵持一盏茶时辰……
古今虽年幼,也从未经历过生死交手,幸因自小不能修行念道,在身体武学上下足功夫,身如灵猿,体似脱兔,虽不敌它,却也未曾中招。
古今虽自觉肉身不弱,却也深信,这绝非一头普通熊兽,若被剐磕到,便极有可能九死一生,万不敢掉以轻心。
但如此下来,熊兽愈加躁怒:“这小不点分明稚嫩年幼,却为何总不得手,嗅如烹肉怎奈可望不可即“,熊兽恼羞成怒上下擒拿……
须臾之后,古今大致适应此番攻势,沉心思忖后散放念力,对周遭环境即刻了如指掌,借旁物进行移避,可一味闪避并非长久之计,只有设法将之击杀。
此番博弈,非是你死便是我亡。
古今脑海迅动,既无可借之物,则只得用自身的武学,且战且退,且退且析。
这熊兽虽皮糙肉厚,身壮体宽,却在一番攻杀之后立于原地,气喘如牛,疲态尽露,显然是空腹过久,体能不支。
再看去,其饥肠辘辘致使腹背相贴,想来便应是其软肋,若是可趁机袭杀其腹,应该可重创于它,甚至击杀也并非不可能。
如是想好,古今便在躲避之时试图慢慢的靠近熊兽,熊兽亦看出来该小不点居心不良,虽是浑然不惧,但熊掌左右翻飞愈加猛烈,让古今近身不得。
斗杀许久,两方皆未取得上风,万分无奈。
古今心骂道:“真个好孽畜!饿的如此模样,却依能战如此之久……”,这该如何是好。
正值古今思虑战术这一失神之际,跳于半空之时,被熊兽拦腰一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