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蛛丝马迹

乌雪接道:“是没什么意思,化龙化虫归已去,可能就是形容他无法更改天命,必死无疑。”

“回到幼时忆当年,应该就是想起小时候一些难忘的事,也有可能是在他小时候留下了一些美好的事罢了。”张振强如此说道。

贺长青听完我们的分析,脸上的喜色顿时沉了下去,苦瓜似的看向宁玉道:“宁爷,这朱元璋完全就没有留下真陵半点线索啊,这可如何是好?”

反正我这么认为,这几句话应该说得过去。这一张黄娟布可是最后或许能够找到朱元璋真陵所在的依靠,既然里面丝毫都没有留下半点蛛丝马迹,那么也就表明了寻找朱元璋真陵只能进行到这个程度。

一想到可能下一刻宁玉就会无奈的说既然如此,那大家就散了吧,我心里顿时就欢喜了起来。

可让我觉得奇怪,宁玉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丝毫沮丧。“对了,听你刚才说的话,莫非你对这几句有完全不同的见解?”

宁玉不可置否点头道:“说实话,在刚开始打开匣子取出此物的时候,我看着这几行字句也与你们刚才所分析如出一辙,但是,你们再仔细想想,这其中难道就没有一点奇怪吗?”

吴化道:“没什么奇怪啊。”

“第一句话的意思,我们分析差不多,应该大概也只是朱元璋预知到自己时日无多,对自己生前所做的事感到悔恨,最终才决定不葬在皇陵之内。但是,关键是在后面两句。”

“后面两句?”

“阎君给我三千万。夏乾刚才说得对,他在阳世为皇,阴世为卒,阎罗王如何肯给他三千万兵卒呢?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他自己带着这三千万兵卒一同进入由阳入阴。”

“这,这太牵强了吧。”

“豪洲壮志我已眠,这里更有问题。”

“能有什么问题,不就是说他已经没有那些豪情斗志了,如果再给他人生做一次选择,可能还想只当一个无名无姓的普通人呢。”

“错了,这只是一个片面,在这里无形之中就透露出一个地名,豪洲。据我所知,当年朱元璋自幼生活在濠州钟离,也就是如今的安徽凤阳一带。但是他这里的豪与濠有出入,州与洲也有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