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还是第一次出席这样的场合,心中砰砰乱跳,红红着脸儿,打开文件夹,从中取出几张纸,分别递了过去,是一张拍摄日程表,除了抬头的电影片名和导演名之外,其他的就是本周六要拍摄的日期、时间、场次、剧本页码、情节、拍摄地点、演员和道具列表了。
查莉等人早就熟悉了剧本,也知道第一幕是要在篮球馆中进行,而实际上,在这里拍摄的是两组完全不同的内容,首先是德斯佳小姐对克莱尔、苏等人进行威胁和惩罚(可以算是浴室一场戏的后续)的内容;另外一场戏,则是克莱尔和苏大吵一架的情节。
演员安排,除了一干尚未毕业的学生之外,就只有伯顿小姐扮演的德斯佳小姐,道具只有德斯佳挂在胸前的一枚哨子;至于服装,则一概是运动装。
第二场戏就的服装、道具就复杂得多了,按照剧本的要求,克莱尔来找苏的麻烦,两个人唇枪舌剑的大吵一番,而与此同时,整个的篮球馆中,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正在为毕业舞会做着准备工作。有在搭建t形台的,有在雕刻花门的;还有在给气球充气的,还有在挂彩带的,总之是一团热闹。
这两场戏加在一起,有四分钟多一点,按照迪迪的构想,若是能够在这一个周末完成,就已经算是快手——虽然《魔女嘉莉》对演技的要求并不算特别高,但不论是他,还是那些演员,都是未经人事的初哥,能够在一天之中完成一场戏,就很不容易了!而且,拍摄电影绝不是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导演坐在沙滩椅上,大模厮样的一摆手,喝一声开拍啦,就能完事的,而是有着相当精准的要求的!
等到众人把日程表接过,迪迪说道:“周六早上8点钟,我们进行第一次台本会议,之后第一次走位走位,预计8点半,进行第一次试拍。要求只有一个,千万不能出现忘词的情况。记住,笑场我可以接受,忘词可不行!”
“为什么?”麦隆问道。
“很简单,因为你们彼此熟悉,我是说,在生活中,现在等若是换了一个身份,以不同的态度和语气说话,这种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相信我,我是很清楚的……”
人群一阵哄笑,迪迪说道:“这种情绪的控制,偶尔出现偏差,在所难免;但忘词,却只能说明你们的不专业。”
把正经事说完,迪迪笑着说道:“你们知道吗?我在进来之前,真的是很紧张,说真的,在门口的时候,我都快被我自己的汗给淹死了!逊毙了!”
人从又是一阵欢笑!
结束安排,麦隆、艾米丽等人站在一边,有的在嬉笑着聊天,有的手拿着剧本,在默默念诵后天将要拍摄的内容台词;米拉站在迪迪身边,听他和巴特勒教授就周六的拍摄交换意见:“三台摄影机,分别为a、b、c。其中a摄影机作为主机位,标准镜头,全景;b摄影机要短焦,c摄影机要过肩镜头。”
巴特勒手中拿着纸笔,一边点头,一边记录,他是专业人士,也有过拍摄电影的经验,很清楚的知道,在片场,导演是最大的,虽然迪迪比他的儿子还要小几岁,但这不是问题,他尊重的是导演在片场的权威,而不是这个孩子。
在具体的拍摄中,摄影师是导演的第一助手,对于导演的要求,在不妨碍个人安全和不影响电影正常拍摄的情况下,是只有建议权,绝对没有否决权的。他只要一听对方的要求,便知道对方追求的画面是什么样的了。
当然,迪迪说的,只是第一组镜头,特别是a机位的标准镜头,几乎完全人眼视野的再现,因此是一种最真实、最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拍摄方式,同时,也是失真度最小的,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拍摄,其唯一的作用就是交代画面人物,表现导演意图的,是在后面两个机位,特别是b位。
“然后呢?”
“第二组镜头中,我要艾米丽和伯顿女士的的交替浅景深镜头,然后要麦隆的中景,以及其他人的全景。”
巴特勒运笔如飞,快速记录着:“明白、明白、明白。还有什么?”
“……”迪迪又和他商量了近十分钟的时间,巴特勒终于阖上本本,放进口袋:“那么,就这样吧。”
“就这样。”巴特勒走开,去和自己的助手商量具体的拍摄方式,迪迪向一边的米拉展颜一笑:“很枯燥吧?”
米拉俏皮的伸了伸舌头:“还好了,哦,你和巴特勒先生的对话,我也记录下来了一部分,但有些时候,你们说得太快,我记不得那么清楚。”
“没事,回头哪里有缺漏的地方,我会再给你讲。”迪迪说道:“现在,我送你回去。”
“不,不用了,……”
“我还有事和你说呢。”迪迪不容分说,向瓦格纳、罗森博格等人招招手,和米拉走出了篮球馆。
看着两个人的背影,伯顿和若丝对视一眼,两个女子同时轻笑:“看哪,还真当自己是导演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