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的“嬴”除了用作姓外,还有两种词性,好几重意思。后来,借助工具,我理解了嬴。这个字,跟我们的意思差不多。还有我们的ga(g)的意思。一个好名字,也是实力的一种呀!你看秦之嬴帝,最终赢得了天下。建立了大秦帝国。不过,他也够独-裁。跟他站一队的,就是我们(we)自己团队(group)的人。秦帝常讲一句话,“顺我者昌,嬴()秦营赢。”我要声明一句,我们的和g有“赢”的意思,应该与秦帝的事儿和话没有直接的关系。
学习通通语言里面字的发音和笔画,还不是最复杂的事情。当我看到通通的语言里面,一个音,对应好多的字,每个字又有好多意思。然后,还可以和其他字通过不同组合,表达另外不同意思的时候。面对通通的语言,我有种想跪的感觉。能够使用这种文字的人,对于我来说,有种神人一般的感觉。
我们的帝国是用一个词epire表示,也很容易拼读。通通他们的帝国这个词,两个字是可以分开的。帝代表着权利(power),还有produce和procure。写到这里,我发现,通通语言里面的帝,跟produce有相似之处。帝和produce都有(bir)的意思。然后我就顺道记住了帝的意思。
通通他们语言的国,古体字就是画了一个围城,旁边画个武器来表示守卫。通通后来告诉我,古体字国里面,守城的武器,是当时世界最厉害武器的一种,叫做戈。后来,在看到我的古体字时,也是戈的样子,就问通通为什么呀?她回答,我就是武器。
看来,还是通通他们东方人厉害呀。人本身哪儿都可以作为武器,我们就逊色许多。只有手臂(ar)当做武器。后来我学到了一句话,“胳膊拧不过大腿”。我想,胳膊既然连大腿都斗不过,更不用说整个人了。
如乐看到这里,心中一喜。可以让如心看看这段。虽然还是解释不了为什么我是武器,但是,从这段文字猜测,可能没有为什么,只是古代人们根据直觉造字的吧?
在“大秦帝国”这一章的结尾处,有个作者注:从注里面的言语可以看出,作者这个注,是在写完整本书后,又经历了许多事儿后,才写的。这一章的注写的是“我对语言还是了解的不足呀!别说通通的语言,就是对自己语言的理解,还有很多也是不够准确的。越研究通通的语言,我越发现,自己感觉挺好、挺全面的对语言规律的总结,只是语言的冰山一角而已。我就是那秋水之河伯呀!还有在经历一番游历后,我认为最不可能作为武器的人的头发,原来也是一种厉害的武器。”
如乐对于作者的注,评论道,“一切皆有可能。自己认为的不可能,也许是自己的境界还不足以理解那些高深的道理而已。就好像,蚱蜢认为一年只有三季才是正确的一样,怎么可能出现一年会有四季的事情呢?站在我们人的角度,看蚱蜢的理论,我们有什么感觉呢?”
第156章、从“大秦帝国”谈起
如乐偶得书一部,甚是欢喜。自得此书后,对其爱不释手。此书名为《语言秘术》。
此书开卷言,“学习有三层境界:知之者境,好之者境,乐之者境。唯有达到乐之者境者,方可研学此书。”
此书无作者介绍,书籍来历亦无从考证。唯有书之末尾,有ngua-deity两个词。然而,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的是,这本书,给如乐打开了重新认识语言的另一个视角。
大略通读了此书一遍,如乐认为,此书应为精通西方诸语的人士所著。而且,同时此人也在研学东方文化。
如乐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他感觉以前研究英语,局限性真的是太大了。而如今,眼光豁然开朗。于是,他决定要细细研读此书。并把自己学习此书的心得也写出来,分享给以后广大语言学习研究爱好者。他为自己的书起个名字,叫做《学习语言秘术心得》,简言之,《习语秘得》。
翻看书本第一页,作者开篇写道,“我不知道这个美丽的东方中央之国,距离我的祖国兰国到底有多么遥远。自我研究这里的文化开始,就深深的被这里的文字体现的智慧所吸引。每天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废寝忘食。”
如乐对书中作者开篇所言深有体会,他赞叹道,“这也许就是传说中学习的乐之者之境吧!也唯有此,才可以真正的爱上语言,彻底理解语言和文化呀!”
如乐接着往下看,自己被逗乐了。心中道,“原来如些”。书中写道,“为了研究这里的文化,我打算从上古中央之国文字统一的时候开始学起。通通为此给我编写了一本历史文化书,我称其为《通史》。在学习大这个字时,通通告诉我,大是我们语言中的逼格。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我们语言中逼格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一脸无助的看着她,起初她也不太懂我国家的语言,所以无从解释。后来,她想出了个好办法——画画,她画了两个简笔画的人。这两个人,一大一小,有手有脚。还别说,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五笔,一个人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我心中暗叹,“通通还真有画画的天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