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小女小名乞巧,学名赵小舟,芳龄二十有二,貌若天仙。诚如其父所言,此女大有男子胸襟,对那些浮浪子弟正眼不瞧,媒人多次为其做媒皆因她看不起男方而作罢,且自言:“宁可老死家中,不嫁凡夫俗子。”
赵小舟大于广源两岁,小时候经常来于府玩,继祖夫妇很喜欢她,经常逗她开心。
有一次于继祖当着广源的面问她:“巧儿啊,愿意不愿意给广源当媳妇啊?”夫妇两个人等着看她羞得满脸通红,谁知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愿意。”夫妇两人哈哈大笑,倒是把广源羞得恨不能找个老鼠窝钻进去。
每次来于府玩,她都缠着于叔叔教她武术,有时候继祖被她缠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舞弄两下少林棍,简单的几个把式就把她惊得杏眼圆睁,樱桃小口久久不能合上。在她的心目中,于继祖就是个大英雄。
赵秉正伏刑后,继祖拿出一部分钱安排赵氏两兄弟起居,然后把赵小姐接到家中,买了两个小丫头侍候她。
进于府对赵小姐来说是轻车熟路,没有一点不适的感觉,但是她知道,这绝不是长久之计,她现在最紧要的事是快把自己嫁出去,免得拖累于叔叔。但是继祖托媒人给她提了几次亲,她却一个也没有相中。一年过去了,她的心里越来越着急,无奈之下她竟然想到了求卜问卦。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上午,她叫上丫鬟春香,坐黄包车来到城外的千山寺。一阵焚香叩头之后,赵小舟先把二两碎银放在香案上,然后伸出纤纤细手,小心翼翼地抽出一签,上面只有两句话:芙蓉生在秋江上,莫向东风怨未开。
小舟是读过书的人,不用老和尚解释也知道这不是好签。她脸色阴沉,一声不吭地放下竹签,扭头要走。旁边默默注视着她的老和尚突然发话:“施主且慢,可否听老僧一言半语?”
“请师傅赐教。”
“施主此来,必定问终身大事。”
一语道破赵小姐的心事,不由得对老和尚刮目相看,赵小姐一下子来了情绪。“愿听师傅指教。”她一脸虔诚。
“指教不敢,恕老僧直言,小姐的面相上有克夫之纹,此生只可嫁给年龄远长于您的人,若不如此,恕老僧放肆,必将劳燕单飞。”
“嫁老者岂不是照样克夫吗?”
“不然,嫁老者是小姐的善心萌动,天意怜衰草,或可白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