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继祖的灵柩是在五天后回到凤鸣村的,其时王氏已经收敛完毕装入棺材,几天来家里人来人往吊问不断,从岩岭千佛寺请来的七个和尚也已经到达。于继祖的灵柩一到,家里的亲朋好友,四邻八舍又是吊问不绝,整个于家大院几天来哭声震天,人们都在念着夫妇二人的好处,许多外姓人也哭得如丧考妣。老族长于昭顺见于广源精神恍惚怕他痛出病来,就召集本族的人商量尽快把继祖夫妇入土为安。在请示了赵氏小舟的意见后,决定在五月初六出殡。
阴历五月初六,那是个凤鸣村人多少年难以忘记的日子,那一天,阴云密布、冷风凄凄,整个凤鸣村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一大早两口硕大的棺材从于家正门抬了出来,两口棺木都是丝绸缠了十几次、黑漆涂了十几次的,每具棺材须得十六个劳力才能抬得起来。七个和尚在前面诵经引道,棺材的后面是百十个哭得死去活来的于家人或者于家的亲戚。
此时,南北大街两边站满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从于继祖的家门口一直排到南大门外,看样子几乎全村的人都出动了。看到棺材抬出来,所有人跪地放声大哭,哭声传出好几里远。
出了南大门,只见南北大路两边排满了从四面八方而来的于家亲朋好友设的路祭。河阳名流徐添徐老爷,河阳县长郭奉孝,商芝村商玉斋商老爷等齐集凤鸣镇为继祖夫妇送行,路祭从南大门一直排到龙吟河墓地,于广源带着两个儿子对着每一个祭棚磕头,从南大门一直磕到墓田。
墓地是赵小舟亲自为于继祖夫妇选定的,也是继祖的遗愿,于家老墓田不在此地,而是在凤鸣山脚下。
几天前,当于继祖的灵车经过龙吟河的时候,两匹马突然停在青石板桥的中央,任凭吆喝丝毫不前行。夏掌柜用尽所有的办法都没能让两匹马前进一步,只好等着小舟的车上来之后请示她。听了夏掌柜的描述,赵小舟的泪又一次流了下来。她下了车,扶着于继祖的棺材哭着说:“恩成啊,我知道你的心意了,你放心吧。”
说来也怪,她刚说完这句话,两匹马马上又徐徐前行了。
龙吟河在凤鸣镇南面这一段向南拐了一道弯,形成了一段弧。于继祖的墓地就选在这段弧的北面,风水先生说这里藏风得水、前有照后有靠是难得的风水宝地,而龙吟河这一段弧形的堤坝好像古代官员腰上的玉带映照着坟墓。曾经有许多人家看中了这块地方,但是一般人家享受不起这样的墓地,乾隆年间就有人选中过这里,无奈这个地方离村庄较远,又是孤零零的单独一墓,所以很快被人盗挖了。
为了防止有人盗墓,老族长于昭顺早已经领着人用凤鸣山上的石子和着石灰、小米浆、鸡蛋清把底部以及四面墓壁筑得如铜浇铁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