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怀璧有罪

盖世唐皇 凌云松 3447 字 2024-04-21

※※※※

“有些棘手啊!二百八十名护卫,其中甲师八十人,都是百战精锐,这已可力敌六队边军了。还有三具将级战甲,那应是武功李氏的嫡脉子弟——”

密林之内,高林满眼凝重的,看着对面正向远处河滩地退去的车队。

他三十岁许,身材瘦削,鼻如鹰钩,眼角之下有着两道疤痕,使得高林整个人的气质,显得阴森异常。

而在其身侧,则是一位名叫罗炳的壮汉。此人身躯雄壮魁梧,膀大腰圆,脸上布满了黑须,让人看不出这位的真实年纪,却将此人的气势,衬托的生猛彪悍。

“我已看清楚了,不过是三个小娃娃而已!毛都没有长全,等下战起来,他们能不脚软就很不错了。”

这位满不在乎的冷哼了一声,随后就又好奇的问着:“只是你可确定?那件东西,真在这什么治礼郎的手中?”

“不能!”

高林的语气坦然:“可这高士廉,不过是渤海高氏的旁系子弟而已,家中的财力,也很有限。此人由渤海祭祖入京,却能携带百八十位渤海家兵护卫左右,你就不觉奇怪?如那东西,真不在这几辆车内就罢了,可若渤海高氏,真有暗度陈仓的打算,那么你与我该如何向将军交代?”

“也就说,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把他们截下不可?也罢——”

罗炳一边笑着,一边扭动了一番脖颈,发出阵阵‘咔嚓嚓’的声响。

可他随后就很意外的,看着前方:“他们这是欲渡河,还是准备沿河撤离?这算不算是自蹈死地?高先生你不是说高士廉此人锦心绣肠,精明强干,乃人中骐骥,不可大意么?可看来此人,也不过如此。”

高林也觉奇怪,不过他凝思了片刻,却依旧想不明白,只能摇头:“我与此人同族,知道他少小就很聪睿。可这位终究只是一介书生而已,不通兵法,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不过也亏他能够想到,不去临汾鹰扬府,却让人舍近求远,去龙泉郡求援。”

此时的他,似乎也再无谈兴,不耐的说道:“龙泉郡鹰扬郎将,乃武功李氏旧部门生,接信之后,定会倾力来援,我等时间无多,也不能让他们走远,准备动手吧。此战可能有些凶险,通知各队首领,让他们都小心为上。”

“遵先生命!”

那罗炳闻言,顿时哈哈大笑:“我也想看看,这些关西将门的世家子,到底有多少斤两。”

他随后就微一挥手,朝着部属下达军令:“开始着甲吧!”

就在他身后,有着一众浑身黑袍的精装男子齐齐打开了他们身侧的铁匣。

那是墨匣,大约三尺长宽,通体黑色。

李世民麾下的家将观察有误,此时这林内,可不止是有着那四百多具民用墨甲而已,还有着整整六十只这样的黑匣。

如果李世民,或者是长孙无忌在此,就可认出这些匣中,正是军中一种制式的墨甲,名为‘破锋’。在边军中极其常见,战力强大,威震北疆!

“这次回京,确实带了些浮财。可要说是什么重宝,却有些过了。”

高士廉的眼神异常,却微不可查,随后更是反问:“二郎难道以为,这些人埋伏于此,是故意为之,针对我等?”

李世民心想这不是显而易见吗?在冀州一带,可少有这么大股的盗匪。

这些人不选沿途那些商队下手,反而盯上他们这支有大量精兵护卫随行的车队,这也很古怪。唐国公府与渤海高氏的彪悍家兵,还有一群再明显不过的具装甲骑,无论怎么看都不好惹。

且对方不惜伤亡,兴师动众,目的总不可能是为他与玄霸两个无足轻重的国公府子弟。贼匪之流如无必要,是不会主动招惹他们这样的世家大阀的。

不过既然高士廉不愿说,他也不欲逼问。就当后面那几辆马车里面,只是一些浮财好了,

“如果仅只是河工,那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可小侄害怕,里面只怕不止是如此。”

李世民凝声说着:“所以强行突围,并不可取。前道未曾探明,未必就能平安。且贵府携带的家眷,也难保万全。”

家将李岩听到此处,不禁身躯一震,眼透深思之色。

长孙无忌也不禁想到,他们突围很简单,可突出重围之后了?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数千人的大股盗匪出现在此,当地的鹰扬府,都尉,难道都无所觉?

如果林中之敌,真是冲着他们来的,那就真有担忧的必要。

“如今之计,只有就地破敌,越早越好。”

李世民说完之后,就回望着高士廉:“不知高世叔,敢否将贵府家兵,借于小侄一用?”

高士廉闻言,也不仅侧目,仔细再看了一眼身侧的李世民。他明白对方的意思,是想要他授予指挥自家私兵的全权。

“此是理所当然,临敌之即,自需号令统一不可。可是二郎,你准备如何应敌?”

李世民毫不犹豫,将手中的马鞭,往南面指了指:“此处临河,小侄欲在临河的滩涂地破敌。”

长孙无忌闻言,却不禁吃了一惊:“你是疯了还是白痴!”

随后他就力劝高士廉:“舅父!需知墨甲与车辆沉重,而滩涂地松软!我等进入其中,必将行动艰难。李世民此人声名狼藉,才具平庸,绝不可信。观其所言,也非是知兵之人!让他来指挥,我们就只能等死了!”

长孙无忌一时情急,根本就不顾及李世民就在身边,口不择言。

李世民虽不在意,可他身后的李玄霸,却是透过面甲上的水晶透镜,眼神不善的盯着长孙无忌的后脑勺。

不过那高士廉,在沉思片刻之后,却出人意料的凝声说道:“那就拜托世侄了!”

“定不负高世叔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