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残酷的理由

王后似乎对国王的讽刺大为不满,作为英国王室的后代,她强烈反对这样的挖苦和攻击,但是今日今时,她也只好作罢。王后转身盯着沉默不言的法丽德,目光冷冽。

“以后蒙哥马利再来的话,法丽德就不必出场了。”

“恐怕这位年轻的将军是不会愿意再来了。”

国王轻轻拍了拍法丽德的手臂,转身与王后离开。

法狄亚也不知道是究竟出于对谁的不屑,自言自语道:“感情蒙受了欺骗,蒙哥马利还会来吗?”

阿依莎甩给法狄亚的背影一个大大的白眼,低垂的手轻轻碰了碰法丽德冰凉的手,眼中充满期待和古怪的笑意。

这是什么?法丽德明显地感觉到有些异常。

“将军好像有哮喘,他问我借了钢笔和纸条,靠着棕榈树写下的。”阿依莎满脸愁色,“他写字的时候,我好怕他会倒下去。”

法丽德心头一紧,生生地意图抑制住心中的紧张和那股即将涌出的暖流。她赶紧抓过阿依莎手中那个小小的纸条,攥在手里,赶紧离开后厅,往卧室走去,背影不得不说有些仓惶。

“我绝不会败给隆美尔——查尔斯蒙哥马利”

攥着这张小小的纸条,那上面行云流水般的英文字体让她心中一阵压抑。蒙哥马利,为什么要这样?你这样固执,我真的很难过……

9月的一个晚霞漫天的傍晚,法丽德坐在餐桌前当日的晚报,随即陷入沉思。由英国政府出资、总督府督办、英国商人主办发行的报纸就像任何国家的主流报纸一样,永远不厌其烦地奏着主旋律。连日来的报纸,无一例外地进行着程序化的渲染。英军士气旺盛,摩拳擦掌,物资和备战都极为充分,随时可以和非洲军团大干一场。蒙哥马利作为最主要的指挥官,也毫无意外地被大版面地描述和赞美,似乎在他的指挥下,英军可以战胜任何敌人,而“穷途末路而又黔驴技穷”的隆美尔根本就不在话下。

法丽德无奈地放下手中的报纸,蒙哥马利来到北非以后,东北非盟军的状况如同隆美尔刚来北非后轴心队的情况,确实大有好转。这归功于蒙哥马利对军队进行的大胆开放而又大刀阔斧地整顿和改革:强调纪律,明确职责,裁剪、撤换冗余军官,提拔有能力的年轻将领,采言纳谏,甚至对部队进行了重新的统一编制。这一点,他继承了老将军的整军理念,并且做成了父亲欲做而未能做成的事情。蒙哥马利甚至做了更多,连有着超前意识的老将军都不曾想过。蒙哥马利除却经常召集高级指挥官们讨论事宜,还时常于空暇时间前往战场,与低级指挥官和普通战士交谈,以增强士气和自己的战场认知。这一点,他似乎是在有意无意地向事事躬亲、一线指挥的隆美尔靠近。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在短时期内,蒙哥马利的第八集团军可以游刃有余地抗击如狼似虎的非洲军团,至少不能确保如此。

他说过,他一定会战胜隆美尔。不管自己有没有那么充分的能力和理由,一旦坚定了信心,即便头破血流、玉石俱焚,他也会不辞辛苦、不畏艰难吧?法丽德感到一阵烦闷由心底从内往外地袭来,而耳边传来不算清晰地琴声开始一点点清除她那凌乱不堪的思绪。

d看小说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