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买卖也不知道能做多久,毕竟后山能找到多少糯米香叶还不得而知。
走一步看一步吧!先挣到钱再说。
“好。”谢祎点头应下。
叶重锦也就喊了小厮称茶,知晓香茶只是一部分,叶重锦也没让谢祎再跑他处,将另外的茶也一并买下,不过到底只是普通的茶叶,价格只给三十文。
这已经差不多是朱家给的价格的两倍了,谢祎自然没意见。
香茶五斤,普通的茶三斤,小厮给谢祎数了一千零九十文给谢祎。一吊钱是串好的,九十文是散的。
“夫人若有好茶都可送到我这里来。我会在这里住到秋天,寻访几样好茶。”叶重锦含笑给谢祎沏了他收藏的一种茶,有股淡淡的兰花香气,十分清雅。
“茶之大类,唯有‘发酵’二字区别,说到小类,便是产地不同,环境不同之详细差别了。历来好山好水出好茶。”谢祎一边品茶一边说道。
“发酵?愿闻其详。”
谢祎微微一愣,不知是这个时代还没有发酵茶,还是说法不同?
“完全不发酵者为绿茶,也就是采摘后高温阻止发酵过程,将茶的天然韵味和香气都锁在茶叶之内,香气浓烈,味也偏重,多饮则醉。可茶的香气保存完好,最是贴近自然。
“其他的茶可统称为发酵茶,却有程度的区别,乌龙茶、红茶和黑茶之类。像是普通收来的茶叶便可再发酵为黑茶,黑茶香淡滋味也偏淡,不过好的黑茶如好酒,愈久弥香,茶汤色泽也越美。黑茶性温,夜里可品。”
叶重锦听的入迷,看着谢祎的目光也越发不同。
“不曾想苏夫人对茶有如此多的见解,我这里也备了几样好茶,不如找个日子,我同夫人一一品一品,今后怕是还多有请教之处。”
叶重锦心下却颇为惊讶,他家里几代人的心思都放在茶上,自觉对茶之见解旁人不可比拟。
如今方之祖父所言,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之一途,终无止境。
“香而不烈,却又萦绕不去,这分量拿捏的很好。”陈郎中颇为赞赏的望着谢祎,“我想那位茶商该会很有兴趣,我待会带你们去见一见。”
“那便多谢陈郎中了。”谢祎郑重的道谢。
平常所制的茶都只是大众茶,好和不好,价格的浮动很小。而百花镇历来只有一家收购茶,就是朱家茶肆,给的价格颇低。却也是没法子的事。
茶叶是当地除了粮食之后,不少人家用来贴补家用的一笔收入了。
就算价格不高,可有一点是一点。百花镇去县城那么远,少有人会跑到县城去卖茶的。
曾经也有人收了邻里的茶,然后挑到县城去卖,挣点脚力钱。后来被朱家知晓了,朱家自然不肯让人坏了他们的买卖,让人把那人的一条腿打断了。
朱家在县城很有些势力,寻常百姓不敢得罪。
若是能认识其他的茶商,茶叶的价格上可能要更好些。
“只是那茶商不怕朱家吗?”谢祎还是多问了一句。可别再有人不知晓朱家的势力行事,最后吃了大亏。
“他知晓朱家的事,不过还摆脱了人为他寻访好茶,想来是绝不怕朱家的。我也可以和你说,他手头上不缺银子,有好茶尽管找他,也是难得的财路。”
谢祎这才放心了。陈郎中招呼了药童看一会儿医馆,便带着谢祎等人出了门。
最终陈郎中在云华楼门口停下了脚步,云华楼,整个百花镇最好的一家客栈。
“他最近就住这里,他定了云华楼半年,云华楼再不接待其他客人。”陈郎中说着便走了进去。云华楼的掌柜和伙计都收拾东西回家了,云华楼内打杂的人都换成了那位茶商的人。
云华楼倒不像是客栈了,俨然是他人的私宅。
“陈公子来了?可是来找我们公子品茶?”有小厮迎了上来。
“我喝了几次他的茶,今日我是带了茶来找他的。”陈郎中指了指谢祎。小厮便安排了苏铭、苏惠和珩儿在一楼吃茶等候,引着陈郎中和谢祎上了二楼。
小厮推开屋子,谢祎快速打量着屋内摆设。所谓低调的奢华怕就是如此了,一应摆设都颇为讲究,且价值不菲,却没有奢靡之感。
白衫的公子坐在屋内,招呼二人过去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