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各位有一多半都是黑山县人,你们为自己家乡的发展考虑过吗?我想没有。别的不说,陆一伟同志在整合教育这件事上,就给黑山县做出了巨大贡献。成效怎么样?改写了我县的教育历史,有两名学生达到清华线,你们想过改变吗?没有,包括我都没有。”

“而今天,陆一伟同志提出的‘柞蚕之乡’让我很感动,这说明什么?他真真切切地为我们黑山县着想,为我们黑山县考虑,又有谁如此想过?所以,我坚定不移地支持陆一伟同志的发展思路,即便将来有可能失败,我都会支持到底。没有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怎么能够知道行不行?”

“这就是我的态度。我的态度不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还代表全县离退休老干部,我讲完了。”

宋德福的话让陆一伟感动得热泪盈眶,没想到他会发表这一番话,把自己的心声都讲了出来,即使通不过,他知足了。

宋德福讲完,会场死一般的安静。吴世勋要发言,被陆一伟按了下来。他在等,他相信还有人要发言。

果不其然,一向从不表态的常务副县长赵建成有些坐不住了,道:“既然大家都不说,我说两句吧。”

“刚才德福同志的发言让我同样惭愧,我也是黑山县人,却没有真正把心思放到改变黑山面貌上,有些难以启齿。我从参加工作就在农业局,后来当了局长,再后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现在依然分管农业,可以说和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我们县的养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代,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但我们并没有发扬光大。”

“我以前也有过类似想法,但仅仅停留在想法上,没有付诸实施。今天听到一伟同志提出来,我非常高兴和欣慰,总算有人找到我县的发展制高点了。就目前形势来看,振兴养蚕业是我县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和德福同志的意见一样,大力支持。”

有了两位元老级的人物发言,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每个人都发表了意见。除了郭振彪外,几乎所有人都同意陆一伟的发展思路。

在随后的举手表决环节,所有人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郭振彪看到所有人都举了,不情愿地慢悠悠举了起来。

全票通过,这是陆一伟没想到的结果。间接地说明,每个人在大是大非面前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是根据自己喜好随意投票。

这一结果,让陆一伟信心倍增,自己的声音终于得到响应,一场全民养蚕的帷幕就此拉开……

常委会放在了周五的下午进行。

这是陆一伟主持县委工作以来,真正意义上主持的第一次常委会,所以显得格外重视。常委会成员也明白轻重缓急,一些已经跑回市里的常委又匆匆赶回来参会。

这次常委会,全县11名常委都到会参加,给足了陆一伟面子。

陆一伟端坐在椭圆形会议桌正中央,看到各位都盯着自己看,还有些紧张。但这时候千万不能慌了神,应该拿出准“一把手”的气魄开好这次会议。

常委会作为一个县最高规格的会议,主要是议定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召开会议前,组织者即县委书记会与各位常委进行单独座谈就议定事项征求意见。或者干脆以文件的形式将会议议题提前发放到常委们手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行民主集中制,使议题顺利通过。

常委会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即为投票环节,一个议题能不能通过就看各位常委手中的票了,过半数就通过并顺利实施。如果不过半数,休会个别谈话后继续开会,直至通过为止。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只要是一把手倾向的议题基本上不会落空,也没有人敢反对。但对于陆一伟来说,底下坐着的都比自己年长,这个议题能不能通过,还是个未知数。

会前,他没有与各位常委座谈,不过与吴世勋侧面沟通过,得到吴世勋的大力支持。他说,事关黑山县的发展大策,我想没有人敢提出反对意见。

会议三点准时召开。

吴世勋以政府的名义先行发言,顺势将陆一伟的发展理念提了出来。没想到这一理念一经提出,所有常委都愣住那里,有些跟不上节奏。

陆一伟和赵小康使了个眼色,将实施方案分发到常委手中。

陆一伟接过话筒道:“在座的各位同志,你们都是我的长辈,按道理我不应该坐在这里主持,但市委把担子压在我身上,我不能辜负市委对我的重托和信任。”

“我到黑山县已经满一年了,虽没有深入了解这个地方,但从内心讲,我已然把我当成了黑山人。既然是黑山县的一份子,就要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就要想方设法改变黑山的面貌,就要带领全县30万群众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