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等一场雪

这雪山看似祥和,其实还是有很多危险,有些地方积雪很深,所以来之前就说好只能在路边看。

其实我对雪山没什么执念,远看的时候觉得神秘,离得近了觉得也不过如此。

美自然是美的,却不是我想看的风景。

回到车上,亚里坤问,“还要往前吗?”

看着近在咫尺的雪山,我轻轻摇头,“已经看到了,回去吧!”

亚里坤很高兴,本来他就无法理解我要上山的心情,这地方他从小看到大,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回去的路上,我跟亚里坤说明天离开。

亚里坤倒不觉得惊讶,一般人来这里两三天也就走了,我是第一个住这么久的,只是有点舍不得我这个雇主。

他问我接下来要去哪里,我随口说想去沙漠看看,亚里坤立马热心肠的介绍起来,还告诉我哪里的导游比较靠谱。

当晚,为了给我送行,亚里坤夫妻办了个篝火晚会,邀请了附近的村民来参加,那些逗留在山上的游客也过来凑热闹。

篝火晚会是草原民族的民俗文化之一,也是宴请游客朋友的一场餐饮盛宴。

夜色将将拉开帷幕,晚会就开始了,几十个人凑在一起唱歌跳舞、喝酒聊天,感觉像是在过节。

草原的民族都是多才多艺的,不仅能歌善舞,还会很多种乐器。

轮到亚里坤夫妻上场,男的拉着手风琴唱着歌,他美丽的妻子就在歌声中翩翩起舞。

阿依慕穿着当地服饰载歌载舞,婀娜的身段根本看不出来是四个孩子的妈。

到后来个人表演就变成了集体互动,所有人围着篝火,跳着刚学来的舞蹈动作,听着当地人唱歌。

那一刻,我仿佛感受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是最珍贵的瑰宝。

夜幕下的喀纳斯,静的只剩下风声。

我坐在院子里吹风,手边放着一只银壶,里面的马奶酒已经喝完了。

可能是因为明天就要走了,想再看一看这个地方。

‘叮’的一声,手机屏幕亮了,黑暗中显得有些刺眼,手机刚拿到手,紧跟着又响了一声,是两条短信。

打开第一个,只有几个字,【明信片收到了。】

另一个字数更少,【勿念,盼归。】

短信是程思远发的,换了号码之后,我只告诉了他和陈季舟,也答应他们每到一个地方会跟他们报平安。

他们对我也算放心,并没有时常‘骚扰’,偶尔一两天才会通一次信。

翻看着为数不多的信息,把那条看过不下十次的短信打开。

陈季舟说孩子很好,还在学校交了新朋友,让我不要担心,分明就是报喜不报忧。

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这还是他们头一次跟妈妈分开这么久,怎么可能没事?

点开只有两个人的通讯录,手指停在‘陈季舟’的名字上面。

很想给他打个电话,可犹豫了很久都下不了决心,怕听到孩子的声音之后,会不顾一切的回到他们身边。

宝贝,再忍一忍,妈妈很快就会回去,等我攒够勇气之后。

彼时,一滴水落在脸上,凉凉的,却很舒服。

我抬头看天,是要下雨了吗?

临睡前我还在想,希望这场雨不会耽误明天下山,下一秒便已经入睡。

翌日,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听见有人在拍门。

“阿恰,阿恰!”

像是阿曼的声音,我穿着睡衣起来开门,就看到亚里坤的二女儿站在门口,小脸冻得红扑扑的,像两只苹果。

“阿曼,你怎么来了,你爸呢?”

我打了个呵欠,抬手擦了擦湿润的眼角,阿曼却拽着我往外走,“阿恰,我们去玩。”

等被她拉到屋外,我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

昨天的时候明明还是金秋时节,没想到一觉醒来已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是,下雪了?”

阿曼松开我的手跑到院子里,抓了一捧雪冲我乐,“阿恰,雪。”

雪下得很大,虽然才一个晚上,屋顶已经铺上厚厚的‘奶油’。

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天空飘落,盖住了人间色彩,只留下最纯粹的白。

我走过去,将手伸出檐下,雪花落在掌心,慢慢融化。

当寒意透过掌心传递,与掉落的眼泪混为一谈,从缝隙滑落,我才终于相信,这不是一场春华秋实后的梦。

真的下雪了。

阿依慕出来,看到我穿着睡衣站在院子里,连忙将我拉回屋里。

见冻得嘴唇发紫,阿依慕又跑了出去,没过多久就端着热腾腾的奶茶进来了,“先喝点热的暖暖的。”

阿依慕将杯子放到我手中,我喝了一口,只觉得那股子醇香顺着喉咙滑落,让身体一点一点回温。

等缓过来了,我抬头看着阿依慕,“外面是不是下雪了?”

阿依慕点点头,帮我将奶茶加满,“昨天夜里下的。”

这场雪来的很急,才一个晚上就将山体覆盖了,气温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好在我来之前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

换好衣服出门,两个孩子在雪地里玩耍,童真的笑声传出老远。

“吃饭了。”阿依慕在门里叫我。

三个大人围着桌子吃早饭,两个孩子拿着馕在边上跑来跑去,里屋里,亚里坤的小儿子睡得正香。

吃饭的时候聊起这场雪,亚里坤觉得有些可惜。

眼看着就到国庆长假了,本来还指望趁机多赚点钱的,可这雪一下,游客起码减半,只是平白便宜了我。

之前打算吃完早饭就下山了,现在下雪了,计划临时有变,我决定再多留几日。

听说我还要在这里多住几天,亚里坤夫妻很开心,这才想起我心心念念着要看雪,如今心愿达成,也算是没白等这么久。

由于气候突然转冷,山上的游客有些承受不住,纷纷坐车下山去了,当然也有跟我一样有备而来的。

村民们却是早就习以为常,要知道在这个地方,一年中有5个月是夏天,7个月是冬天,这必然是一个无比漫长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