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到了三月中旬,天气暖和了不少。
顾瑾之跟太后商量后,将最终的遴选,定在了三月二十,前天的时候,来阳国的公主,抵达了京城。
此事,顾瑾之跟太后说过了,也说了皇上跟自己的意思,太后自然赞同。
她也觉得,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然以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还怎么拒绝?
既然想入宫,那就按照规矩来,至于最后,能否入宫,还得看各人造化。
因为是来阳国的公主,所以她暂且住在驿馆中,等到三月二十那天,再进宫来,跟着一起进行最后的遴选。
当然,在此之前,该检查的,还是要检查的。
那公主倒是配合,不管是做什么,都由着宫里派来的人安排。
到底是一国的公主,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来阳国的公主,都算是秀女中的佼佼者。
若不出意外,是绝对能进后宫的。
“公主,大周朝的宫人们,都回去了。”侍女来到公主身边,冲着她回禀道。
来阳国的国姓,是‘景’,来到大周朝的这位公主,是来阳国国君最喜欢的女儿,景穗。
据说,她出生的时候,正是秋天丰收之时,那一年,来阳国因为风调雨顺,而获得了大丰收。
瞧着宫人呈上来的稻穗,又听说有公主出生,他一高兴,便用穗字,给公主取了名字。
“咱们出去转转吧?”听说宫人走了,之前还十分端庄的景穗公主,顿时眨着眼睛,一脸灵动。
侍女有些为难,却也知道主子的脾气,只好由着她换了身衣裳,悄悄溜出了驿馆。
这样的事情,在来阳国的宫里,时常发生,别看景穗是公主,却有名师教导着,功夫不差。
国君又宠着她,所以对于她出宫的事儿,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听闻若成了妃嫔,就再不能出宫,趁着还未遴选,她自然要好好的游玩一番。
顾瑾之可以想象得到,被皇上撵出宫的瑞王,心里有多郁闷。
其实瑞王也不是故意买糖葫芦气周璟的,他是想着,在皇宫之内,这类的小吃,想吃也吃不到,所以才选了糖葫芦。
虽然寒碜了点,但他特意品尝过,做得挺不错的,不是说,女人都喜欢吃些酸酸甜甜的东西吗?
谁曾想,他高高兴兴的拿到自家皇兄面前,皇兄黑着脸接过去,转眼就把他给撵了出来?
撇着嘴,瑞王离开皇宫,坐上了马车。
这会儿天正冷着,他才不会傻的去骑马,挨冻不说,一个不留神,就会流鼻涕,实在是不雅观。
马车在路上行走着,向着他所住的府邸归去,忽然,他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于是掀开车帘,向着马车外看去。
几匹快马,从马车旁经过,向着皇宫的方向而去,瑞王皱了皱眉,放下手中的帘子。
周璟在凤阳宫中,陪着顾瑾之用膳,大概是有糖葫芦开胃,晚上两人都多吃了几口。
等用过晚膳,两人穿的厚厚的,打算在凤阳宫附近转转,权当是消食。
“启禀皇上,有加急密信送来。”元宝将刚拿到的书信,送到周璟面前。
周璟看了顾瑾之一眼,接过书信,认真看了起来。
“皇上若是有事,就去忙吧,我就不出去了。”没有周璟陪着,顾瑾之懒得出去走动。
“没什么大事,就是来阳国听说朝中选秀,要将他们的公主送来。”
将书信递给顾瑾之,周璟皱起眉来,他可不想让什么公主,进到宫里来。
虽说以往,有过许多和亲的事情,或者是大周朝的公主、郡主嫁出去,也或者是别国的公主入宫来。
可这样的事儿,周璟不希望发生在他身上,那些别国公主,有的倒是还好,有的很不安分。
眼下后宫里还算平静,要真是来了个别国的公主,保不齐要闹成什么样子?
原本,顾瑾之不想看信,可周璟告诉她没事,她只好接过来,看了几眼。
书信之中,还附了一枚小像,周璟没瞧见,顾瑾之看到了。
倒是个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