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林甚嚣觉得,他有必要铤而走险。即使最终不能挽回一心的友谊,也帮助一心稳固了它的道心。纵使他的内心被伤到千疮百孔,他也愿意。
以他林甚嚣一人的小小牺牲,换来一位知己的重生、换来正义的伸张,值得!
林甚嚣的想法很嚣张。
正义的伸张、一心的友谊,两个他都要!
可是,这两者注定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冲突。
一心是植物人,它需要依赖鸣禽代言人,所以它先招募了一只乌鸦。在此之前可能还会有其他鸣禽为一心工作,乌鸦之前的鸣禽暂且不谈,那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既乌鸦之后,一心又招募了两只黄鹂。当然,这期间一心有没有其他代言人还有待确定。
总之,可以确定的是,一心雇佣过一只乌鸦和两只黄鹂。
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相当复杂。
一心本来是雇佣一只乌鸦为代言人,而那只乌鸦也相当可靠,并且出色。这似乎找不到一心换掉乌鸦的动机。
不过,那只乌鸦确实有些黑、其貌不扬,颜值不算高。一心或许不满乌鸦的形象,这姑且算是一个原因吧,毕竟它那么虚荣,本身是一棵小草偏偏要伪装成擎天九柱般的奇树种。
不管怎样,那只乌鸦的离去有待深入调查。
这还仅仅是目前的“两只黄鹂”事件牵扯出来的问题。拨出萝卜带出泥。看看,一心究竟做了什么好事!
重点回到“两只黄鹂”事件。林甚嚣亲眼发现了一心“用一份报酬雇佣两只黄鹂”的真相。这已经不能算是合法的雇佣法则,是非法的。
林甚嚣发现了真相,一心也亲口承认了。这足以说明一心犯错了。
然而,一心的辩护偏偏又那么打动人心。这实在令人头疼。
一心与“两只黄鹂”,“两只黄鹂”与一心。究竟是一心所言非虚,“两只黄鹂”因为伟大的爱情力量为一心卖命?还是“两只黄鹂”迫于一心的淫威敢怒不敢言?当然,还有那只乌鸦。
一心、两只黄鹂、那只乌鸦……这实在是一种乱七八糟的关系。
剪不断、理还乱。
这种局面,就是一心一手造成的。从一开始,一心就没有打算让林甚嚣理清其中的利害。
林甚嚣对于一心的语言天赋相当了解,他当然明白这是一心的得意手段。
一心这样做,明摆着是逼迫林甚嚣在它一心和那些鸣禽代言人之间做一个选择。
一心说过,林甚嚣最大的弱点是多愁善感。
林甚嚣能够很轻易地就体察世间万物。这是一种稀有的能力。这让林甚嚣受益匪浅。林甚嚣的成功离不开这种稀有的能力。
但是,过于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也给林甚嚣带来了负担。这负担不轻。林甚嚣变得多愁善感。这常常给他带来痛苦。
当一心提醒林甚嚣注意他的弱点时,林甚嚣还相当感激,要未雨绸缪,却不料转眼间自己的弱点就被一心利用。
这倒不是说一心太过居心叵测。如果一心真的想利用林甚嚣,就不会指出林甚嚣的弱点了。再者,一心这样做,也是因为它珍视林甚嚣的友情。
知己难寻。魂穿到植物界的一心大师更加明白这个道理。这从他过去长达百年的时间只有小牛一个知己就可以看得出来。
一心是极为珍视林甚嚣这个知己的。
何况,一心本就擅长利用对手的弱点,这是数百年在生死间摸爬滚打锻炼出来的。不然,在大佬们一次证道伏尸百万的修佛界,一心如何能修成真佛、成就金身?
要怪、也只能怪林甚嚣太蠢。一心都已经告诉林甚嚣要未雨绸缪了,林甚嚣还是这么弱。一心这样做,恐怕也是在给林甚嚣更严重的警告。这是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并不完全是一心的虚荣心作祟。
可是,林甚嚣如果真的防住了一心这一手,他也就不是一心所认识的林甚嚣了。果真如此的话,一心恐怕也不会再继续当林甚嚣的知己。
这是一种互相伤害。感情越深,伤害越重。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人,或许并不在于他的优势和强项,而是在于他的弱点。
一个人的弱点是很难克服的,即使已经尽力去防备,也很容易失败。
林甚嚣现在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他的弱点刚被一心指出,就被一心利用,而他还不自知。他还天真地以为自己真的未雨绸缪了呢。
现在,一心把一个两难的选择抛给了林甚嚣。
一心的友情和那些代言人的公道。
这两者,不论哪一个,都不是林甚嚣能够轻易抛弃的。抛弃任何一个,都会让他相当痛苦。
这似乎就如同鱼与熊掌的关系。
即使林甚嚣想要两者兼得,也未必有这样的能力。纵然放眼世界,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恐怕也几乎没有。
可是林甚嚣决定一试。
不尝试,怎会知道一定失败?
他,能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