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贞没说话,因为他忽然发现这产自江南的茶叶比较便宜,比如那些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安吉白茶,还有杭州龙井。他脑子里忽然闪过了一丝亮光,娘亲说过京城也有甄家产业,莫不是出门便碰倒了吧。便是问道:“你们难道是甄家的产业?”
不过让他失望的是,掌柜的摇摇头。“小人不知道什么甄家。”
“那怎么江南茶叶这么便宜?”王吉贞指着茶单问道。“按照外面市价,应该江南茶叶的行情不止这样。”那个掌柜的脸上既是惊讶,又是无奈。惊讶是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能知道北京茶叶的行情,无奈是凡是开门接客,不是熟人自然是忌讳问东家底细的。
“小少爷,我只能说我们东家是江南的,但是你说的那个甄家我并不知道。您要楼上雅间还是要堂客?”这个掌柜自然是八面玲珑的人物,他重复了自己的问题,便是又巧妙的转移了话题。
“都是什么价格?”王吉贞也知道自己犯了对方忌讳。便是转过了话题。
“堂客自然是不收费的,只要有位置,后面中堂是可以随便坐。雅间三两纹银到五两纹银不等,看位置和大小。”掌柜所言堂客其实并不在这件房中,这间房似乎独独用作账房之中。大堂向来还是别有洞天之处。“小人建议您用雅间比较好。”
“哦?那就雅间吧。上去挑一番再说价格。”倒不是王吉贞从善如流,而是他本就是准被上二楼看一下福佑院内的情况。正当他准备就此离去,那个掌柜的又例行说了一句,“小少爷,本店有个优惠。诸位之中若是有着举人身份的,无论是前朝的还是大清的。可以少付两成茶钱。若是能够在文远居留下诗词赋一首,传之于茶令。写的好的,本店会裱之,然后挂于中堂之中,少收五成茶钱。”
之所以说是这掌柜的例行公事一般,实在是因为这个掌柜的着实不相信一个小童和一群少年仆人之中能够有举人身份或者留下诗词的。看得出这个整日浸淫于钱财账簿的掌柜,以前似乎也是一个读书人,一谈到诗文之道,露出了淡淡的傲意。
古往今来,读书人都有些清高。古之更甚,其实王吉贞本也想弄抄写诗词斗一斗这个老掌柜脸上的傲气和不屑。不过想到了身上这件兔皮掩住的貂裘,还是忍住了。只是吩咐道:“上二楼吧。”
小二引着众人绕过了一道幕帘,果然别有洞天。后面茶堂,一眼看过去便是很大。雕栏起伏,书画悬墙,墨汁浸染,时而又有茶妓低声哼唱。而中间是一个偌大的花园,花园里此时开着不少的菊花,各个颜色和品种。虽然菊不如玫瑰月季那般的艳丽,但是在这沥沥秋雨之中更添上了一分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