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柳姐走得很早,他是担心被我的同事知道我们在一起的事情。走的时候,柳姐坐在床边上,拉着我的手。
“三喜,你的事情我会放在心上的,这几天,你就多和政府劳务机构部门洽谈一下,我们公司这边有需要劳务的人数,我会先跟公司领导层汇报一下,你不用把精力放在我们公司身上。另外,我身边熟悉的公司,也会帮你打听一下,看哪家公司最近有需要工人。”
“柳姐,谢谢你啊,我的事情让你如此操心。”
“你不是已经谢过我了吗,呵呵,真是让姐喜欢的心肝男人。柳姐走了啊,一会儿你的秘书来敲门,看到有我在,影响不好。晚上如果我有时间的话,会过来看望你,到能够过来就给你打电话。”
“嗯,柳姐慢走。”
“三喜,加油,我相信你这次广州之行,一定会做得很好。”
“谢谢柳姐的鼓励,我会记住这一句话,广州之行,我会做好。”
柳姐吻了我一口,提着她的小包,离开了我的房间。我看了一眼时间,才七点钟,时间还早,我又缩进被窝里睡了起来。昨天晚上和柳姐的一番热情,把我折腾得手臂都变得有点酸痛。
和柳姐在一起的快乐感觉,也在我的清梦中回荡着,一丝丝温馨的感觉,消去了我在这寂寞城市中的孤独。柳姐走了以后,我又睡了一个多小时。
起床和同事们出去吃了早餐,又去了昨天拜访的两家政府劳务机构,像他们再次的表达了我的想法,希望有机会和他们建立劳务输送关系。广州是一个大城市,有丰富的工业,加工业,电子产业,城市建设也在快速推进,也需要大量的劳工来为城市的基建做出贡献。
我们云岭县有闲余的劳动力,城市的发展也落后,一边需要劳动力来建设城市,一边是劳动力过剩,我们县会按照广州市劳务部门提出的要求,按质按量的给他们输送劳务职工,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在我的真挚面前,有领导开始松口了,同意先和我们建立第一批的劳工输出,看一下我们云岭百姓们的工作态度,有没有吃苦精神,在工作上面的责任感如何。
有了相关领导的同意,我也看到了希望,在广州市劳务部门领导面前,我郑重的给领导们承诺着,一定会给他们派遣一批合格的劳工过来。
广州这边的政府工作人员看到我们的真诚,态度也好,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所以,第二天我们见面的时候,他们对待我们的态度比第一天要热情了很多,我们也达成了初步的口头约定,留下了相互的联系电话。
从车上下来后,我和朱兵握手问候了一番,他把身边的几个朋友介绍给了我认识,这些都是他生意上往来的朋友。朱兵说,他知道我这次来广州,是为了劳务输出的事情,晚上就带了几个朋友过来,希望能够在这件事情上能够帮得上我的忙。
我一一的跟朱兵的这些朋友们握手,热情的邀请他们去云岭县旅游,我还特地带了专制的名片在身上,把名片发给他们。名片的背后,都是按照我在会议上的要求,印有我们龙潭沟景点的宣传资料。
晚上除了柳姐,另外还有一个女人,是柳姐平时要好的一个姐妹,我们在酒店的一个豪华包房里坐下。尽管我这么年轻就是县长,可在他们大城市人的眼中看来,一个县长就是芝麻大的官,是从乡旮旯里出来的。在他们的眼中,我这身份一点都没有值得尊敬的地方。
只有柳姐,他在朋友们面前说了我很多好话,称赞着我年轻有为,我很感激柳姐在他们朋友面前给我面子。柳姐就坐在我的身边,我闻着柳姐身上那清澈的香水味道,给我很舒心和喜悦的感觉。
我在他们的面前,也是以朋友的身份和这些人相处,作为生意上的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官场上有很大的差异。生意人喜欢在酒桌上直接,大方,而不像官场中人那样要把领导高高在上的尊敬着,一桌子人都在围着领导的话题拍马屁。好在我年轻,什么场合都能随机应变。加之我在喝酒这方面也豪爽、大方,很快就和酒桌上的人熟悉了起来,他们也把我开始当喝酒的朋友。
喝了几杯酒下去,大家也就不再拿看乡下人的目光来看我,有人主动的询问起了我们县的情况。关于龙潭沟景点,说是最近也有听说,在网上看到了不少龙潭沟景点的宣传。
通过网络渠道宣传龙潭沟景点,是彭连他们旅游公司搞的宣传策划,听说效果还不错,在网络上颇受热议,景点的风景图片被人疯狂的传开了。
在座的几个朋友当中,有搞市政工程建设的老板,也有钢材公司的领导。他们告诉我,公司是需要引进人才,但需要的都是一些有技术的,有知识的人。像我们这种情况,输出的劳动力全都是民工,大家的心里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有一家搞基建工程的老板,有意向要招十人的劳务工,充实到现在的一个新工程当中。
不过,这人提出一个条件,就是工资待遇方面,不能和当地的劳务人员工资相比,要比当地的民工工资低百分之十左右。
对这样的要求,我有点不太公认,这明显是对我们地方的劳务人员有歧视。我跟这个老板说,岭南人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待人真诚,勤恳踏实,做事认真。如果这位老板对我们岭南百姓有深入了解的话,我相信他不会再提这种要求,反而会给我们岭南人员做事肯定,工作的陶都也会让他满意。
他的意思,在对这些人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只能这样安排。我们没在这个问题上再争议下去,如果真有机会建立合作关系,我相信会有一天,他能够真正的去了解我们岭南人民,了解岭南劳动力做事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柳姐特给了我一个信息,他们公司是做节能产品生产的,需要的工人必须是年轻群体,她可以把我的情况向集团高层反应,看公司领导最后在招工上面有什么样的要求。
至于可以接纳多少的工人,柳姐没有给我确切的答案,只是说,会尽量的吸收我们岭南出来的年轻打工人员。柳姐给我的建议,是希望我们通过政府机构这一个渠道,建立相互的合作关系,才能够增加我们劳务输出的人员量。但是找企业合作,工作量大,也不能保证我们找的每一家企业都愿意接纳外来不熟悉的劳务人员。
通过政府机构这样的中介,把外来的劳务人员进行团体的推荐给企业,也可以让广州的企业在用工方面有信任感。我认为柳姐的建议很不错,当时我就心中暗下决定,这几天,我们会再去拜访今天回绝我们的两家劳务机构,争取和这边的政府机构建成合作关系。
柳姐和这些朋友们谈笑风生,把我还是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其他人在喝酒的时候,柳姐就陪着我说话,没有把我冷落着,让我一个外地人在这酒桌上有生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