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地间仍处于一片黑暗时,李武再次从噩梦中惊醒过来。
今天是他来到崇青观拜师的第四天,李武一骨碌地从床上坐起,随后立即起身洗漱。
当他从自己小屋中来到崇青观的大院时,青云师兄也刚好同时走出。
“青云师兄早。”李武打过招呼后,便站在一旁,等待师傅到来。
这几天,他和青云师兄都是跟随师傅一起,在天仍未亮时,便出发登山。
登山这件事,他在李家村的时候,就经常做。在那片广阔连绵的大山里,群山叠翠,绿意环绕。有海拔不高、却陡峭如悬崖的孤山,有高耸入云、一眼望不到顶的大山,也有无数小山堆叠在一起的群山…身为猎人,总是需要经过跋山涉水,才可能觅到猎物。
所以对于登山,李武不陌生。但师傅要带他去爬的山,却是大有不同。
崇青观虽然位于山顶,却非主峰。在崇青观的一旁,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峰,名剑启峰。剑启峰足有三千丈高,钟灵毓秀,悬崖峭壁,雄奇险幽。
这是李武目前见过最高的山峰。哪怕他在大山里看过,爬过一眼望不到顶的大山,但与眼前的这座高峰相比,仍有很大的差别。
剑启峰实在太高,山腰常年环绕着厚厚的一层云雾,将山顶的一切遮盖。从山脚往上看,只能看到云雾下白茫茫一片的雪地,冷漠、幽深、亘古不变。只是看第一眼,心不自觉便生出敬畏。
李武他们是从剑启峰的半山腰,也就是那片雪地出现的地方开始登山。
要爬到峰顶,师傅给出的时限是一个时辰,所以李武不敢耽误。出了道观,走过一道狭小而绵长的小径后,他终于来到剑启峰的半山腰。
两千丈的距离,看似不多,若是在平地,半个时辰左右就能走完。但放在陡峭而条件恶劣的高山之中,这样的距离,便可能是天堑,难以跨越。人体有极限,更何况是三千丈的大山?
师兄青云已经走在前面,至于师傅,方才出现了一会后,便消失了踪迹。但李武知道,当他登上山顶之时,师傅必定会出现在那。
第一天登山时,李武足足花了两个时辰,才终于勉强登顶。当时师傅虽未明说什么,但青云师兄看过来的眼神,却是让他有些羞愧。青云师兄可是只用半个时辰,就登上了剑启峰的峰顶。
昨夜,李武思考了一夜。为了缩短登山耗费的时间,他想了很多方法。首先是缩短距离,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里的两点,自然指的是人和山顶。然而登山,很难做到两点之间一条直线地攀爬,因为有些地方太过陡峭,连扶手借力的地方都没有。
其次是寻找捷径。两点之间,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线。登山亦如此。人站在山下,有无数条可以登上山顶的路线。而李武就是要从这无数条路线中,找到一条最短,最快捷的路径。
想了整晚,李武终于想到,在剑启峰北面,有一道峭壁,直通峰顶。自己若是从那边攀爬上去,时间肯定能够大大缩短。只是听青云师兄说过,那面峭壁,因为处于北面,所以唤作北壁。“壁”一般形容的是直立的山崖,北壁自然也是如此。
剑启峰的半山腰里,有一条小路直通北壁。北壁下方是深渊,若是没有这条小路,在山上根本无法看到北壁,更别说攀爬。小路是人工建造的,有明显的开凿痕迹,却不知到底是何人有此魄力。
花了不到半刻钟的功夫,李武便来到了北壁下方,发现这里真如青云师兄所言,挺拔险峻、彷如刀削。好在,北壁上有着许多凸起的小石墩,那些就是李武用来攀爬的利器。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东方出现了一抹鱼肚白,而李武仍在北壁上艰难攀登中。
如今已是深秋,微凉的风带着初冬的寒意在山峰之间穿梭,吹打在李武身上。哪怕山风凛冽,却依然无法立即吹干他身上的汗珠,一滴一滴,仿佛露水一般,穿过天空,落入幽深不见底的渊崖。
李武有些虚脱,就好像行走在沙漠中迷路的人类,缺水、疲惫。他曾想过攀爬北壁,必然艰苦万分,但直到现在才发现,自己仍是小看了它。
脚的下方是深渊,头顶的上方是峰顶,他与峰顶的距离,只有二十丈。
然而这二十丈,仿佛天堑,横亘在他的眼前。
他的力气所剩无几,还能够继续攀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