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章 千头万绪

太后的现代纪事 郁桢 2257 字 2024-04-22

赵骞步子有些虚软的走出了户部衙门,他那好皇兄给侄儿留了个空架子啊。

从户部出来后,他这才去了文渊阁,首辅杜予正和几位大臣召开会议,商量恩科的事,赵骞却板着一张脸进来了。

杜予等忙离了座纷纷向赵骞问安。

都这时候了也不用掩藏自己的情绪了,赵骞那紧锁的眉头仿佛能夹死苍蝇一般,他此刻心里很不高兴。

杜予与廖奇交换了一个眼神,那杜予有些不安的问了句:“王爷,出什么事呢?”

赵骞在发了一通火之后,内心已经渐渐平息下来了,还是得想想以后该怎么办?总不能将一个烂摊子扔给伏光,这是老祖宗打下来的江山,不能栽在他们叔侄手上。

“我去了一趟户部,现在国力薄弱得很,大齐经不起折腾了。”赵骞简单的说道。

国库空虚是在座的人都知道的事,但就是身为首辅的杜予也没有丝毫的办法,他很是无奈的说道:“国库空虚不是一两天的事了,王爷不必太介怀。”

赵骞苦笑了一声,他现在是摄政王,代替侄儿掌管着这个国家,肩上的担子再沉重他也做不到撂下。

“大齐总不能烂在我们手上,到时候也得平稳顺利的将权利交到皇帝的手上。”

杜予听出来了,这个摄政王雄心壮志,看样子想要干一番事实,只是如今人心不齐。

“王爷是打算锐意改革呢?不知王爷打算从哪方面入手?”杜予相问道。

“先从税务上入手吧,把该收的税收上来再说。”

大齐现在两极分化太过严重,财富严重不均衡,若是再不出手干预,老百姓的日子更是没法过了。

赵骞给了佟尚书三天的时间想对策,结果到了第二天户部由佟尚书带头,接着两位侍郎、员外郎、郎中等纷纷递上辞呈。

辞呈的折子到了杜予的手上,可把杜予气得不轻:“这下谁来干活,人都跑光呢。”

廖奇擦了擦汗,忙劝慰道:“大人息怒。”

杜予果真怒了:“摄政王这是要做什么,他要行动的话为什么不和我们商量?把我们内阁当什么,是摆设吗?那还要内阁做什么,我看不如趁早解散算了。”

可见杜予果真是怒了,什么话都能说出来。

关于佟尚书等辞官的事赵骞也很快就知道了,他就料定那些没用的软蛋是指望不上,现在他打算亲自坐镇户部,就不相信还不能把这个烂摊子给收拾干净。

户部的事情十分繁琐,赵骞接连几日都在户部,余下的事交给了内阁去打理,现在睡觉也是梦见看账本,几天下来脑子里全是各种数字。

佟尚书等要辞官,赵骞索性全部答应了,将那些没用的东西全部剔除。剔除了这一部分人,户部就剩下了个空架子,赵骞希望今年恩科过后能够提拔出一批真正的才俊来,而不是这些老油子。

赵骞答应了这些人的辞呈,没料到却惹怒了内阁的几位大臣。

作为首辅的杜予便第一个向赵骞拍板:“王爷,您这样做只怕不妥。您把那些人都给赶走了,谁来干活?”

“先从别的衙门里临时选调几位,应付过这一阵再说,等到恩科结束了再选拔一批有真才实干的人来。”

杜予又道:“王爷,您这样只怕还是不大妥当吧。”

“有什么不妥?能者上,不能的就下。这就是我用人的准则。”

杜予对赵骞的这些行动很有意见,就算他是摄政王,可也没有询问内阁的意思,随意就做了决定。如此的独断专行,只怕是要削弱内阁的力量。偏生他是摄政王,皇帝又还年幼,无人能牵制他。

不过杜予此刻想到了一人,这时候只有将那人请出来说不定还能有点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