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在骊山施粥、施药的事很快就传入了宫中,不说那些太妃、太嫔那些人的反应如何,就说内阁那些老狐狸们听说了,一个个捻着花白的胡子说:“这个太后到了哪里都静不下来,到底是年轻好动。”完全是一副看小娃娃的态度。
李微依旧过着练剑和走访的简单的日子,在这里她可以打开胸襟去容纳一切,心情自然越来越好。
十月很快就要过完了,下个月十八是先帝的周年。周年大祭作为太后,作为先帝的遗孀不能不回去,虽然李微心里不大愿意回去。
留在道观的日子大概还有半个来月的样子。
这一日她从一个村落回来,她骑在马背上在林间道上慢慢的行着,少有的扭头看了一眼罗崇,并示意他跟上来。
罗崇极会察言观色,立马跟上了。
“太后您有何吩咐?”
“没什么吩咐,只是今天去的那户人家看着心疼,这阵子心里的难过都还没缓过来,想找人说说话。”
罗崇有些意外,因为太后向来不怎么和他搭讪的。
罗崇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安静的听着李微的诉说。李微将心里的那些感受、想法一一和罗崇说起。罗崇只是个身份一般的侍卫,他很少开口表达什么意思,但也会偶尔附和两声。
“太后您去得太远的,明天还是去一处近的地方吧。”罗崇有些担心。
“近处的都已经去过了,只有去远处。这些天让你跟着我辛苦你了。”
“奴才不辛苦。”太后都没喊苦呢,他一个大男人万不敢提辛苦二字。
经过了一条羊肠小道,正要朝那山上而去,这座山是回道观的毕竟之路,翻过这座山就不远了。
两匹马并头而行,就在李微扭头和罗崇说话时,突然不知从哪里飞出来一只箭嗖的一声,擦着李微的衣服穿过,正正的刺进了路旁的一棵树上。
罗崇大惊,抽出了腰间的剑,紧张不安道:“太后当心!”
今后的几日里,李微都是在道观呆半日,在外面游荡半日。身旁的人对她也不敢有所阻扰。
在外面游荡的这些时日她深入到了百姓中间去,看见了许多酸甜苦辣,发现了这个王朝贫弱的根由。
她原可以借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对这些百姓解决根本的问题,但朝中大臣却千般阻拦,不让她有任何的行动,只让她好好的做太后,当好皇帝的养母。
李微从外面回来时已经一身的疲惫,兰蕙等看了不免有些担心,小心伺候着她。
采芝更是配了纾解劳累的药材来与李微泡脚。
好好的泡了脚,采芝又对她细细的按摩过,身子骨才得到了很好的放松。
“这些天太后总是匆匆忙忙的,但您的身体可是越来越结实了。这样也能回宫了吧?”
李微看了一眼跟前这个女孩子道:“回什么宫,住在这里潇洒自在,无拘无束的,我才不要回去。”
采芝听闻又笑道:“是啊,在宫中多有无趣,还是在外面太后您脸上的笑容多一些。就是觉得您成天的跑进跑出,担心您吃不消。”
“你刚才不是说我越来越结实了么,这都是这些天我跑进跑出的结果。住在外面我确实心情舒坦,宫里的那些忧心事都可以暂时放下了。只是不知皇上可好,公主怎样。”
一旁立着的晴香忙说:“下午时魏总管来了一趟,捎了好些东西来。还转达了皇上和九公主的问候,听闻他们都挺好,就是很想念太后您。”
“得了,我不在他们也要自在一些。”
被采芝伺候一番的确解除了不少的疲乏,同时睡意也袭来了。
她拥衾入眠,兴许是白天跑的地方多身体困乏的缘故,这一晚她睡得极香甜,连梦也没做一个就到了天亮。
隔日一早醒来时,日头已经升上来了。
她依旧换了粗布衣裳,对魏泰捎来的那些锦衣华服一样也没取,总觉得穿着那些宽袍大袖的进出不方便。
用过早膳后,李微却没有像往日那般跟着道观里的清华师太一道练剑,而是差人请来了清远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