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多药厂吗?”
“甭问了,你跟我来就知道了,哪一家都是制药厂。”车夫大笑道,接过一百块钱带上了颜丹。
三轮车在石子和泥土路上颠颠簸簸,比起这段不舒适的路程,更难受的是漫天飞舞的尘土。颜丹只好眯着眼睛看着前方,尽量少呼吸些尘土进去。
“这些龙,不会因为我是外地的,就高价卖我药吧?”颜丹拍了拍车夫的背。
“甭担心,我带你去个熟龙那儿,就说你是我亲戚。”车夫故作犹豫地看着颜丹,颜丹只好再递给他五十元。
颜丹愣了愣,想想不对劲,“算了,你千万别说认识我了,就把我送到那里吧。”
“行。”车夫点点头,便继续卖力踩着踏板。举着五十元不好意思往口袋里面塞,颜丹告诉他没关系,这么冷的天劳烦你拉我,这钱应得的。
七拐八弯的绕了不知道多少路,车夫最终在一个破旧的民宅前面停了下来,径直的走了进去,颜丹也下来,听见他熟络的呼喊着宅主人的名字。颜丹也跟着走进去,环视小院周围,掉漆的木板门大敞大开着,里面是几间年久失修的小平房,不知摆放着什么东西,总之是一大堆蛇皮袋子。右侧的厢房门窗也敞开着,里面有几位农村妇女,她们面前放着几个红色的大洗衣盆,一边说笑一边推搡着什么。
颜丹走近一看,脏乱的水泥地上摆着横七竖八的五颜六色的空胶囊。几个妇女把胶囊捡起来,一个个掰开,再把洗衣盆中的白色面粉样的粉末装进去,再合上胶囊,然后随便放进一个连标签都没有的空塑料瓶里面,直到一瓶装满之后,随手撕下一块棉花塞进瓶口堵着,再旋紧盖子。
“洗衣盆里面装的是洗衣粉吗?”颜丹试探性的问道。
“是药粉。”一位妇女大笑着回答。
“是什么药粉?”
“你想治啥病就是啥药!”妇女抬头回答,随后又埋头苦干。
颜丹顺口脱出母亲曾经用过的药名:“这种药还有吗?”
妇女又开始大笑:“这里的药都是一个方子!”
颜丹一惊,“那风湿骨病的药也是这个吗?”
“都一样!”一位妇女不耐烦地回答道。
宅主人出来便询问颜丹要多少药,颜丹随便敷衍了几句就离开了,她怕问得太多打草惊蛇,就匆匆忙忙的和车夫离开,路上车夫告诉她这里还有许多这样的“药厂”,就单一个村里便有许多。
颜丹下车后便随便走了几街,找到了个卖红薯的摊位,买了两个烤红薯就坐下来暖着早已冻僵的手,顺便和卖红薯的老大爷聊着。
大爷告诉颜丹:这个小城十几万家户,老早就有人做起假药生意,那时候能挣很多钱,就变成手艺传下来了,之后卖假药的越来越多,这在当地不是个秘密。最近几年老是有上面来查,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颜丹点点头,表示了解了。
假药主要靠的是邮递生意,而这当地最火的就是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