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川听后更糊涂了,“李公子?战乱?”
曹孟德见此,赶紧说道,“是啊,”说着曹孟德指着曹无双说道,“这位就是我小女,姓曹名无双,就是小女在新野城把你救回来的。”
易小川转头看着曹无双,还是一脸的疑惑,“小姐你,救了我?”
曹无双顿了顿,随后走上前,“李公子,难道你都忘了吗?那日在新野城的时候,刘备大军放火焚城,是我赶到将你从大火中救出的啊!”
易小川听后费劲地使劲想了想,但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这一想不要紧,头立刻变得剧痛难忍。
看着易小川痛苦的样子,曹无双十分心疼,“易——,李公子,你怎么了?”
易小川使劲的摇着头,“我怎么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那公子可知道,你叫什么吗?”曹孟德试探性的问道。
易小川凝神想了想,随即缓缓摇了摇头。
“那这个,你认识吗?”说着,曹孟德将提前命人做好的玉佩递到易小川面前。
易小川接过玉佩,仔细地看了看,“李川毅。”
“这块玉佩,正是从公子你身上找到的。”曹孟德说道,“我想,这应该就是公子的大名吧?”
易小川反复地看着那玉佩上的名字,最后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李公子你别着急,”曹孟德说道,“双儿发现你的时候,你已经被乱军打昏而倒在火场里。你昏睡了三天三夜了,大夫说,你的脑部受了重创,可能会对你的记忆造成一定影响。不过你别着急,慢慢想。我想,你一定能想起来的。”
易小川看着周围,“请问,这是哪里?”
“这是我的府上,”曹孟德说道,“公子大可放心在这里养伤,直到康复为止。”
易小川向曹孟德抱了抱拳,“虽然我现在什么也想不起来,但还是要感谢二位的救命之恩,不知恩人怎么称呼?”
“我姓曹名字孟德,”曹孟德解释道,“你叫我曹公就行了。”
易小川听此,感激地对着曹孟德和曹无双说道,“多谢曹公和小姐的救命之恩,在下感激不尽。”
“公子不必客气,”曹无双说道,“公子现在刚刚醒来,可能脑子还有点不清醒,故此有些事情想不起来了。我看这样,公子还是先歇息吧。”说着,曹无双望向了曹孟德。
“对,”曹孟德接着曹无双的话意说道,曹孟德清楚,既然易小川现在已经失忆,那么剩下的事情就应该慢慢来,不能之过急。“公子还是多歇息,之后一定能想起所有事情的。”
赤壁之战正在缓缓揭开帷幕,我们的故事也将在赤壁之战后全部完结。所以,在本书的后期,我将会对每一个细节都详加述说,希望大家也做好迎接大结局的准备。当然了,不管结局如何,希望大家都不要骂我。呵呵!
小川最近刚刚回到学校,我会开足马力去追赶之前落下的章节的。真的很感谢读者朋友对我的支持,我也看到了,很多没有更新的章节也有十几人订,这说明您对我是信任的。放心吧,小川不会让你失望的
希望大家多投推荐票,要是有鲜花的话就更好了
读者交流群已经建立,在那里,小川会通知最准确的更新时间。群号:97524675验证信息写神话2就行了,欢迎有兴趣的读者进来坐坐、交流交流
《神话2三国绝恋》目前正在进入最终的和结尾阶段,因此细心地读者会发现,近日来小川的更新已经不如以前那样稳定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没有时间码字,而是因为我在梳理剧情。由于之前埋了太多的伏笔,所以现在必须得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对应好才行。更何况我说了,现在到了结尾的阶段。因此,我就更不能烂尾了。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就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等于走了一半。为什么?那是因为后面的十里路和之前的九十里艰难程度是一样的。写书也是如此,越到后面就越得小心,否则一旦收尾不好就会被各位读者吐槽。��������������������������
鲁肃听此,也备受警醒。“大都督所言,一阵见血啊!”
“诸葛亮此人,见识超群,日后必成我江东大患。我必须杀了他,以除后患!”周瑜一脸的杀气。
说到底,周瑜还是不愿意放过诸葛亮。当初杀他不成,现在仍然不想放过他。
有人看到这里不禁会觉得有点奇怪了,这周瑜和易小川是关系非常好的好朋友,诸葛亮又是易小川义妹黄月英的丈夫,也算易小川的义弟,再怎么说,看在易小川的面子上,周瑜也不应该对诸葛亮下杀手啊?
其实不然,首先我们要知道,周瑜是一个为江东未来大局考虑的人。他和诸葛亮都知道,一旦曹孟德败了,那么刘备和江东便成了敌人。原因很简单,因为江东和荆州素来是大敌。现在刘表死了,不论是报仇还是扩大地盘,江东下一步都应该攻打荆州。因此,诸葛亮将来必是阻挠江东发展大计的敌人,所以应当杀之。其次,如果诸葛亮真的易小川的亲弟弟,那么周瑜肯定不会对诸葛亮起杀心。但是诸葛亮撑死也只能算易小川的一个义弟。而且周瑜也知道易小川的性格,易小川是一个喜欢结交朋友而且极其讲义气的人,他和诸葛亮的好并不是什么特殊关系,就是普通朋友。因此,周瑜才对诸葛亮再起杀心。
可是此言一出,鲁肃当即阻拦道。
“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啊!大战在即,岂能不杀敌而杀友?再说,刘备军队是我江东的大助,现在杀孔明,就等于自断臂膀啊!大都督,万万不可啊!”
周瑜摆了摆手,“先生休惊!”随后,笑了笑,“既然你说杀不得,那就暂且不杀吧。”
看着一脸笑意的周瑜,鲁肃好像明白而来,“公瑾你在唬我?”
“人虽然可以不杀,但总不能坐视他成为后患。”周瑜接着说道,“我的意思是,请子敬设法,把他召入江东,为我江东效力。你看,如此可好?”
鲁肃听此,顿了顿,随后说道,“公瑾啊,此事难哪,难,难哪!”鲁肃连说了三个“难”字。
“我知道此事甚难,”周瑜说道,“但你足智多谋,又是参军校尉。这也是本都督拜托你的第一件重任,还请先生因难而上,尽力玉成此事。”
鲁肃看着周瑜,随后微微摇了摇头,“我是断断说不动他的。不过,诸葛瑾是孔明的胞兄。如果请他劝说孔明来降,或许可以一试。”
周瑜微微一笑,“也行。”
当天下午。
诸葛亮行在内。
“二弟,二弟,”诸葛瑾进门叫道。、见自己哥哥来了,诸葛亮赶紧迎出去躬身行礼。
“兄长,你总算出现了,我正要去拜见你呐!”
“前几日,二弟忙于公务,而我也因江东臣将是战是和争执不休,只能回避。”诸葛瑾解释道,“现在,刘孙联手已成定局。你我两家主公结为同盟,我才可以放心走动。此间难处,请二弟多多谅解。”
“兄长做的完全对,应当先公务后私情。”诸葛亮说道,“如果我处在兄长的境地,也会向兄长这么做的。兄长请!”
“请!”
二人落座之后,看着正在收拾衣物的仆从阿三,诸葛瑾问道,“怎么,二弟还要去阵前?”
“既然孙刘联手抗曹,我岂能不去啊!”诸葛亮说道,“刚接到周瑜大都督军令,让我随他共赴夏口。”
诸葛瑾听后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二弟啊,你我虽为同胞兄弟,却各为其主。这些年来,天南地北,极难相见。我时常在想,如果能和二弟朝夕相处,那该有多好啊!”
“兄长说的极是啊,”诸葛亮说道,“上古大贤伯夷、叔齐,他们还是异性兄弟哪,却能长相守,不分离,最后宁愿一同饿死在首阳山下,也不肯离散,真令人感叹。”说到这里,诸葛亮好像想起什么似的,话锋一转。
“兄长啊,我主刘玄德乃帝胄之后,天下皇叔,奉旨剿贼扶汉,替天行道,定能创下空前伟业。愚弟,斗胆叩请兄长,转投我刘皇叔。凭兄长大才,再加上愚弟的极力推荐,兄长定能为大汉创下丰功伟业。而且,你我兄弟也能朝夕相聚。兄长,可好啊?”
诸葛瑾一听这话,当即便傻眼了。原本自己是来劝诸葛亮投靠江东的,可是谁料自己还没开口说一个字,诸葛亮却劝说自己转投刘备。这,这还能愉快的玩耍吗?
于是,诸葛瑾只能歉意的笑了笑,“此事,再议,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