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土仪

原来昨儿贾母一直惦记着给贾敏送些土仪过去,直琢磨了半夜礼单,今儿一早见着邢王二夫人就忍不住叫了二人商议。

王夫人掌家多年,这种事情自不用贾母单独吩咐,今早请安之前早就打好了腹稿,当即就斟酌着说了。不管与小姑贾敏交情如何,王夫人自认准备的已经比京里同等人家都厚了不少,将她自己与王家的走礼都比到泥里去了,谁知贾母听了竟不大中意。

不过是才坐了胎,生不生的下来,得男还是得女,养不养得活都还不知,家里竟要堆座金山过去不成?便是贾珠宝玉两个嫡亲的孙子,又有哪个能得贾母这等偏爱?

王夫人心里便很是不平,忍不住又有些不适,只觉得薄荷丸用的还是少了,气闷之余连旧日同贾敏之间的怨忿都勾了起来。

不过她却是个有城府的,面上并不显,只恭恭敬敬听贾母吩咐,倒是邢夫人有些坐不住,脸上也露出了几分不甘愿,可不招来了贾母好一顿敲打。

等到贾赦贾政兄弟过来,贾赦也是个不会说话的,贾政倒是一贯大方中正,立时就讨了贾母的欢喜,对大房夫妻更是嫌弃起来。

要贾琏说,他这娘老子实在忒没成算。不说一家子骨肉,林家每每送来的节礼皆是十分厚重,他们投桃报李也该大方些。直说他们把公中的物件当了自家的心疼,可这些东西却是二房在管。纵然得罪了老祖宗省了下来,又用去了谁身上?

这会儿贾母斥责贾赦,贾琏还要麻利替贾赦跪了,为他分辩一二:“老祖宗明鉴,老爷岂会不惦念姑姑一家?昨儿还让人传话给孙儿,想让孙儿去探望姑姑一家。说是姑姑这会子见着娘家亲人必是开怀的,于身子也好。只是老爷一向不利于口舌罢了。”

贾琏这一开口,王夫人倒是抬眼看了过来,还不等她说话,贾赦直接就厚着脸皮认了下来:“都是儿子口拙,让太太误会了。琏儿走这一趟,才想着咱们家看重妹妹不是?里子面子都有了。”

贾母听了,倒也点了点头,面色也真正和缓下来。

贾敏身为国公嫡女、重臣之妻,富贵荣华可说是应有尽有,哪里谈得上苦?这半生唯一的不如意处,也就是子嗣了。

李金媳妇一开口,贾母脸上已是喜气盈腮,罕见的露齿而笑,只等着李金媳妇把话说完。

贾敏既然那么多婆子媳妇里单挑了她回娘家报喜,李金媳妇自然是个机灵懂事的。她见贾母一脸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的将事情细细说了。

“原是前些日子太太有些懒怠饮食,老爷一向最是爱重太太,急忙就要拿帖子请致仕的老太医来瞧。老太太知道我们太太,最是体贴周全的,很不欲为着一点不畅快惊动人,只是最后到底拗不过老爷去,请了黄老太医来,竟是大喜了。”

说到“大喜”两个字,李金媳妇还不轻不重的拍了下巴掌,将贾母说得笑个不停。

“了不得了!这一张巧嘴,怕不是个喜鹊投的胎?玻璃,快取我的匣子来赏她!”贾母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几年都没有笑的这么开怀过,笑着笑着眼角却又泛起了些泪花来:“只苦了我的敏儿,天可怜见,总算是熬出来了。”

贾母这一时喜一时悲,倒把邢王二夫人都惊了下,怕她上了年纪受不得这样大的刺激,再有个什么不好,忙过去拿话开解,又逗趣似的说起日后几个外孙承欢贾母膝下的情境,将贾母引得啐了她们两个一口。

“都是做太太的人了,说话还这样顾头不顾尾的。敏儿和姑爷也到了保养的年纪了,有了承家业香火的便好,哪里还好生那么些个,白坏了身子。”

贾母嘴上说的厉害,脸上却是一丝儿怒容也没有,笑吟吟的很是慈爱,扭头又开始嘱咐李金媳妇:“你是个好的,敏儿有你们伺候着,我再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只是你们太太也未免太为旁人着想了些,你们便该劝着她多多顾惜自个儿的身子骨。如今双身子的人了,更是万万马虎不得。你们小心些伺候着,回头母子平安,便是这府里,我也是有赏的。”

这竟是不止要赏贾敏诸陪房,还要赏他们还留在荣国府里当差的亲眷的意思了。当时贾敏出嫁,共挑了八家陪房,个个都是荣国府几辈子的家生子儿,贾母这次当真是为贾敏做足了脸面。

李金媳妇当真是喜不自胜,她和她男人虽都跟着去了林家,可父母兄弟都留在了荣国府,这下子一家子都有了体面,立即就给贾母磕了头,屋子里其余的丫头婆子也都纷纷说起了吉祥话。不多时,府里大大小小的主子奴才们便都听说了这桩大喜事,人人面上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