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嫁妆【倒V】

甄家这些年在金陵可谓是炙手可热,良田商铺无算,虽然许嫁的甄氏只是家中庶女,为了圣旨赐婚的体面,置办的陪嫁比起嫡出的姊妹也不差什么。宫里甄贤妃就赏赐了白玉观音像一座、翡翠如意一对、金玉宝石头面十套并绫罗绸缎十数匹,样样扎着宫中的金黄绸带,尊贵又体面。此外甄家还陪嫁了江南及通州附近的田庄沃土百余亩、两地商铺八间、古玩字画六箱、衣料等物件十大箱、压箱银若干、并一整套按着贾蓉院子尺寸打造的檀木家具,一同浩浩荡荡搬进了宁国府。

尤氏早就见过便宜儿媳的嫁妆,虽说亲眼所见仍免不了嫉妒的眼睛都有些挪不开,倒也不失大家太太的体面,王夫人却笑的很有几分意味深长,她今儿除周瑞家的之外带在身边的另一个婆子眼睛更是滴溜溜转个不停,显然已经被小蓉大奶奶的嫁妆闪花了眼。

尤氏自己出身不显,常常被人拿来取笑,瞧见这样不规矩的下人自然倍觉丢脸,总觉得那婆子没出息的德行已经被甄家的管家媳妇看在了眼里,心里不定怎么笑话她这个当家奶奶约束不住下人,连带着在未来媳妇那里也没了威严。可她底气不足,也没那个胆子越过王夫人呵斥荣国府的下人,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里郁郁。

还是甄家人走了,王夫人也含笑坐车回府,才有个娘家哥哥在荣国府那边伺候的丫头凑了过来,偷偷透了今儿那眼生婆子的底儿。原来那媳妇年轻时候就是两府家生子儿里有名的碎嘴子,还因为爱挑唆事儿被婆婆吆喝着她男人打了好多顿,这一二年才少挨了些,却是因为她男人出了大纰漏,叫西府里琏二爷打断了腿撵回家,打不动她了。

王夫人竟将这样的祸头子提拔到身边服侍,尤氏不免大吃一惊,心里也是惊疑不定,足足琢磨了小半日也不得头绪。后来还是听说荣国府里下人议论纷纷,将蓉儿媳妇的陪嫁夸了个天上有地上无,又有人引着去猜测没过门的琏二奶奶的嫁妆能不能有这一半,尤氏才慢慢品出味道来,叹息几句便只做不知,只安心理顺宁国府这一摊子事儿,准备等甄氏入门满一月就交管家权。

不是尤氏不想把管家权捏在手里,而是她向来很有自知之明。之前婆母离京前亲自教了她管家理事,又帮着她敲打了一番府里的管事们,这些老仆也多的是阳奉阴违的,这会儿又来了个出身显赫的儿媳妇,显然不是她这个继婆婆压制的住的,与其到时候惹人厌烦,不如自己知情识趣一点儿,还能留点香火情。

尤氏放权放的痛快,早就在娘家摩拳擦掌演练过多回的甄氏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就接了过去,雷厉风行的在各处安插了不少娘家带来的陪房亲信,对府里的老人也是恩威并施、赏罚分明,不出月余就把宁国府上下理的清清爽爽,众人无不交口称赞,连贾珍都因为仆役日益机灵懂事而赞了儿媳一回。至于新婚燕尔的贾蓉,早就让容貌娇俏又有手腕的甄氏捏在了手心里。

甄氏容貌心机皆是上乘,顺顺利利就收服了宁国府一干人等。等后来她察觉了那两个所谓的婆母娘家妹妹尤二姐尤三姐与公公贾珍和相公贾蓉的那点子不能言说的龌龊暧昧之后,很是施展了一番雷霆手段,才叫贾珍父子醒过神来,明白了如今宁国府里到底是谁当家,却畏于宫内贤妃、金陵甄家之势,兼甄氏也给尤二姐并尤三姐各寻了清白殷实人家嫁了,并不曾害了人命,连当面对峙的胆子都没有,含含混混就过去了。

贾蓉的亲事一张罗完,何守备一家也没让翘首以待的王夫人等太久,很快就有何家的管事押着几辆大车到府上送上自家姑娘的嫁妆单子并给贾家各位主子的节礼。

何家管事到的那日,两府里不少小子都偷偷凑过去瞧乡下小官儿送来的东西。虽然东西都叫箱子装着瞧不真切,但何家运货的车子那车辙的深度却是人人都瞧见了的,很是有几分份量,便是比着姑太太前些日子特意送来给琏二爷成亲添的东西,似乎也差不了什么,不由便让一众下人转了口风,觉着何家怕是个土财主。

也有那坚决不信何家能有什么家底儿的,硬着脖子说东西贵精不贵多,便是分量一样,林家送来都是古董字画,价值连城,谁知道何家是不是随便拿什么乡下玩意糊弄人了。结果这话没说多久,就有老太太房里的人传出真真儿的话来,道是那何家好大的手笔,送了好些难得的野山参和上等的皮毛香料给老太太,阔气的不得了,羞的先前说话那人再不敢开口。

原本在贾母身边笑着凑趣看何家节礼的王夫人这会儿也叫何家堵的不轻。

那阵子她忙着帮衬尤氏,大房干脆绕过了她,直接就同老太太定了给何家的聘礼,粗略一算公中至少出了两万两的东西,大房那边据说还有个单子,单列些私下贴补的东西,鬼鬼祟祟不肯叫人知道,这会儿何家的嫁妆单子到了,王夫人自然要好好听听。

谁知这些乡下人一点儿规矩不懂,节礼竟然只送了老太太一份并大房四个主子的,叫王夫人在旁边都挂不住脸上的笑意,偏那何家管事媳妇还口口声声夸赞她们姑娘的孝顺,一点廉耻都没有。

王夫人强忍了半晌,何家管事媳妇吹完了他们给老太太的心意,便珍而重之的捧上了个两掌宽的匣子,上头倒是素素净净全无雕饰,道是老爷太太给姑娘的陪嫁单子,请亲家过目,若有什么不妥当也可再商议。

一旁伺候的赖大媳妇早就与王夫人是一条心了,她听完就抢在别的丫头婆子前头接过了匣子,回身时装作不经意的一个趔趄,原本就没扣严的匣子登时就开了,里头的纸张直接飞了出来,骨碌碌在路上滚开来,粗一看竟有三尺余长,上头密密写着一列列小字。

贾琏手里正巧拿着盏热茶,一眼瞧过去差点全泼在自个儿衣服上。

即便早知道何守备是个妙人儿,却万万没想到竟能妙到这份儿上,瞧瞧二婶娘那脸色,真个儿没眼瞧了。

贾母也点了头,与何家的亲事便算是定下来了,贾赦心满意足,贾琏则有种尘埃落定的安心,府里却是仿佛沸水里落了滴滚油,私底下到处议论纷纷,都在纳罕这是哪儿蹦出个守备家,竟能说动堂堂尚书出面来忽悠他们大老爷。

正所谓仆似主人形。贾母王夫人等人心里虽虚,面儿上却一直端着开国勋贵的体面尊荣,家里的婢仆也都是眼睛顶在脑门上,浑不将地方上的官员放在眼里,都这会儿了,嘴上念叨的还是老太爷在世时候府上的气派。加上这一回并没有宁府小蓉大爷的蹊跷亲事,贾珠的岳家是主管国子监的清贵人家,贾蓉的亲事是圣旨亲赐,可不就显着贾琏这门亲势弱了?

这些碎嘴的老仆全不管守备官职几品手握一地兵权,只记得当年许多武官来门房投拜帖送贺礼求见老公爷的日子,便觉得这门亲事门第低了,对那还没过门的琏二奶奶也存了轻视之心。

闲言碎语传到贾琏耳朵里时,他直接笑喷了茶,咳了好半晌。论官职,府里也就大老爷高,可他袭的爵位虽是一品,却是虚职,不能一处论,而二老爷多少年还是五品,比着何守备还低了呢。这可真是门缝里瞧人,忒的把人看扁了。

只是贾琏虽然觉得好笑,却也知道这股风不狠杀一气,这帮刁奴定会变本加厉,说不得到时候就要欺到何家人头上,于是脸色一沉,就去寻贾赦说明其中利害,果然就得了首肯,要揪那乱嚼舌根的出来严惩。

还没等管家的王夫人反应过来,贾琏把查出来领头四处走动议论的二十几号人先抓起来一顿板子敲下去,立时便互相攀咬起来。松口的人多了,即便个个都想撇清自己栽赃别人,贾琏耐着性子多问几遍,又有旁边立着的板子多加劝导,事情也就理清了。

先前贾琏的亲事难成,府里私下传了不少小话,王夫人又闭着眼不加约束,下人们也就愈发大胆。这回忽然说了个从未听说的人家,自然个个好奇,前些日子跟随贾赦的小厮长随都被往日里说的上话的亲戚觑着空儿搭话,真真不胜其烦,恨不能马上得个离京的差事,好离这些人远远的。闹来闹去,虽说贾赦吩咐过不许乱嚼舌头,总有耐性不好的让人零零星星探出去只言片语。

这些下人仆妇原就只是想听个西洋景,得上几句就敢出去胡吣,横竖上头管家的太太不理会,自然越说越离谱,又有那伶俐的揣摩到了王夫人的心意,到最后可不就把何家传成了个破落户。

贾琏听完了,微微一笑,由着其余仆从跪在地上认罪,先带人把几个挑头的押着出去,领到了黑着脸被小厮们拦在外头的几个管事和管家媳妇面前。也不用这些二房的心腹扯着老太太和二太太的名头高声威吓,直接就笑嘻嘻的开了口。

“我从六七岁上搬出东院,这么些年都是老太太、二太太为我操持,我若是不孝敬长辈,惹长辈生气,还能算是个人?”贾琏笑眯了一双桃花眼,仿佛根本没听出来之前这些人阴阳怪气的暗指他不孝一般,声调十分和气,带着一丝儿漫不经心:“也怪我,一听说有刁奴败坏老太太、二太太的声名,就急的再坐不住,拿住了先打一顿再说。这样不知感念恩德,作耗生事的狗奴才,哪里能留着让长辈们生气?这也是我的一点子孝心了。”

贾琏睁着眼说的一脸诚恳,也不管听的人脸上挂不挂得住,一面吩咐东院的人把捆成粽子似的几人推到前头,一面继续说道:“就是这几个刁奴起的头,仗着素日的脸面,竟然编排起老太太、二太太来了。说什么是主子吩咐他们去大老爷跟前打听我的亲事的,这不是昧着良心攀污主子?我的事儿,若是老太太和二太太问起,那必然言无不尽的,岂能容他们这样挑拨。原想着直接打死了账,可又怕让外头不明真相的以为咱们府上没有规矩,便还是交给各位,按家法处置为好。”

贾琏说到后头,除了他自己还是一脸的纯良,对面站着的管事脸上齐齐都变了颜色,四周指着各种事围着瞧热闹的仆妇也恨不能扭头就离了这地儿,免得让人知道自己听见了这些话。

这样的话,岂是能当着这么些人说的?老太太、太太究竟会不会派人去打听大房的事儿,都是明摆着的,只不过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琏二爷瞧着也是个伶俐的,怎么就突然犯糊涂戳破了这层纸?也不想想叫老太太、太太堵了心,往后他还讨不讨的着好。

好生欣赏了一番这些狗仗人势的奴才的脸色,贾琏便施施然领着人走了,干脆利索把之前凶神恶煞从府里各处抓来的下人都留给了管事们处置,过来也一声儿没问,真真是一丝一毫也不关心这些人的下场,让准备了一车苦口婆心劝慰之词的王夫人险些憋出心病来。

至于那些诬陷主子的刁奴,自然是不能留在府里当差的。周瑞家的代王夫人斥骂了他们一顿,便将人都撵了出去,另挑了忠心老实的顶缺。

等王夫人顺好了这一口恶气,便听过来请安问好的娘家管事妈妈说起最近京城里的新文儿。也不知从哪里传出来的话,借着这个月东平王府里世子堂哥有些不成体统的简薄丧仪,很是夸了一番贾琏的友悌。

传话的人说的绘声绘色,将袭爵一房的贾赦贾琏父子如何容让,如何大办贾珠的丧事,贾琏如何事必躬亲,桩桩件件说的有头有尾,仿佛有人日夜扒在荣国府墙头上瞧着似的。可这世家勋贵的家私本就是百姓最爱听爱信的,这一回传的有根有据,合情合理丝丝入扣,于荣国府那些人尽皆知的大事又相合,大家自然深信不疑,一时间贾琏人在府中门儿都不曾出,就赢得了极好的名声。

等王家的管事在外头听说这事儿,早就传的一发不可收拾了。且外头传的事儿件件都是真的,只是大房的心思没那么良善而已。别说流言向来越澄清越纷乱,就是能分辨,都是真真儿的事,难不成还要与人剖析一番大房本非自愿而为?那才真是自曝其短。王子腾夫人思量许久,也只是派心腹去见一次王夫人,把话带到,免得她还叫人蒙在鼓里。

王夫人乍一听说自己那苦命的珠儿竟成了大房那个小畜生的踏脚石,险些恨的直接撅过去,一张脸青白交加,唬得周瑞家的急忙去拿丸药来伺候她吃下,来传话的王家仆妇也慌了神。她倒是听认得干娘说起过大姑太太心胸不甚宽广,便是姊妹中也爱掐尖要强的事儿,只是这么多年大姑太太都是一副菩萨心肠,她渐渐也就把干娘的话忘在了脑后。今儿一见,才晓得大姑太太从前那是没遇上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