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名姓,又从守门的小厮那儿问出了那人的长相,兴儿连三日都没用,就把王夫人为探春精挑细选处的女婿人选挖了出来,连这位准姑爷在赌场里的那一沓子欠条和在当铺里的一堆死当物件儿的账目都拿到了。
兴儿随贾琏在外办差多年,脏心烂肺的人见的多了,听林之孝转述时也一早就猜到王夫人不怀好意,可这一位孙姑爷的劣迹斑斑还是叫兴儿吃了一惊。吃喝嫖赌样样来,祖宗几辈子攒下的家业都败了个差不多,是个远近闻名的兔儿爷不说,还柿子专拣软的捏,平素里人憎狗厌,打瞎子、骂哑巴、踹寡妇门、挖绝户坟,恶心的人要命。
听到手底下的人回禀说那人最近行事十分张狂,手上又多了些钱花用,街邻们都听说了他要迎娶个侯府小姐,以后吃香喝辣享用不尽,兴儿就眯着眼笑了起来。
要是老爷吩咐的,他就把查到的事儿报上去就完了,三姑娘的死活与他何干。可林管家说了,是二姑娘求了老爷查的,那这里头意思就多了,显然二姑娘是不想让姊妹嫁这么个东西。
兴儿打小伶俐,对主子们的心思摸得也透,掂量片刻后觉着他们二爷八成也会站在二姑娘那头,嫌这么门亲戚晦气,便一面吩咐底下人盯紧着些,一面给贾琏去了信,将查到的事儿一一禀报,又将自己的打算说的清清楚楚。
按礼法规矩,便是老太太这个阖府的老祖宗都不能越过二老爷夫妻直接插手孙子孙女的亲事,叔伯兄弟就更说不上话。与其想法子让人把事儿传进二老爷那个糊涂蛋耳朵里,兴儿更倾向于来点偏门的,利索的多。
没过几日,正等着娶回国公府小姐好拿着嫁妆花用的孙少爷就迷上了个新近搬来他们这一片儿的戏子,神魂颠倒的连心肝儿都要挖给人家瞧了,一天里恨不能在那戏子赁来的小院里过上十二个时辰,大把银钱撒了出去,将他那刻薄的老娘气得险些呕出血来。
为了娶回国公府的千金小姐,她可是从那位太太给的赏银里拿了足足五十两银子给儿子裁的新衣裳,结果没几日就叫那么个下贱玩意儿骗了去,再一查装银子的匣子,果然又少了一百多两。孙老娘越想越心痛,也顾不得丢人,亲自找了过去,三句话没说完就同那戏子厮打起来。
孙老娘年轻时也是殷实人家的小姐,使奴唤婢的,便是老了家业败落了,也没做过什么粗重活计,哪里是人的对手,没多久就让人拧住了手臂,不住的唤儿子过来帮手。可孙少爷正心疼情儿,哪里顾得上老娘,全当没听见,只管缩在一旁当忘八。
孙老娘身上疼心里寒,一个发狠,竟然挣脱开了,趁着戏子一愣神的功夫,随手从地上抓起一只铜壶奋力扔了过去。那戏子练了这么多年戏,身段很是柔软,反应也快,一个错身就让了过去,反倒是一旁愣神的孙少爷没躲开,直接叫亲娘砸了个脑袋开花,当场见了血。
孙少爷当场晕了过去,孙老娘也叫独生子满头满脸的血骇的瘫软在地,还是回过神来的戏子尖叫着喊了大夫和巡街的衙役来,又请看热闹的邻里做主,将这母子二人送了出去。
等到第二日午后孙少爷咽了去,孙老娘想找人拼命时,才发现那戏子连夜搬了家,谁也说不出他去了何处。
事情了结了,底下人自然要报给兴儿知道。他沉默半晌,忍不住说了句人贱自有天收。虽说他们本意是想勾的孙少爷马上风,连虎狼之药都备好了,只待时机成熟,却也难免留下些许痕迹,倒不如眼下这样,真有几分老天开眼的意思。
兴儿这边乐得轻松,收到消息的王子腾夫人却忍不住心头狂跳。她最近夜里总是噩梦连连,找了几个得道的比丘尼来都说是宿孽之故,可她前后捐了上千两银子的香油钱出去也不见好转。
如今孙家那小少爷莫名其妙叫亲娘一下子砸死了,王子腾夫人就不免想的多了些,愈想愈觉得心惊,王夫人再递话过来,请她物色新的人选,她也称病躲了过去,不肯立时应下,生怕招了报应,只日日在佛前虔诚供奉。
王子腾夫人不肯帮忙,王夫人又不肯收手,只能自己张罗此事。不过她早就丢了管家权,二房又已失势,她手上也没有几个得用的人,一时半会儿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人,便是她再心急,这事儿也缓了下来。
不等王夫人这边有个眉目,兴儿就收到了贾琏的回信,吩咐他想法子将一个名唤柳湘莲的人引荐给贾政,促成他与探春的亲事。信上还附了柳湘莲远房堂叔的名姓,道是此人可代侄儿登门求取。
迎春为人沉默温柔,不论是姊妹间相处,还是在长辈处请安,都是说的少、听得多,荣国府这么多姑娘表姑娘里,总是那个最容易叫人忽略了的。
府里的下人们碎嘴议论姑娘们,说三姑娘精明扎手,云姑娘爽朗大方,宝姑娘端庄周全,林姑娘娇柔矜贵,说到二姑娘,就是命好会投胎,只是稍嫌木讷无趣,比不得其他几位。
内宅里当家的王夫人不理会这些,传这些闲话的婆子丫头小厮们人数着实不少,有些话便传进了迎春的耳中。绣橘小红等丫头很是不忿,瞪眼掐腰要去同人理论,还劝迎春好生立一回威风,迎春自己倒是无所谓,拿话儿敲打了几个下人一回,也没再多追究,只图她们这院子里耳根清净了也就罢了。
贾琏手下的旺儿媳妇还曾在送东西过来的时候含蓄的问过,要不要她们回二爷一句,惩治那些没眼色的碎嘴玩意儿,话里的意思还当是迎春年轻面嫩抹不开脸。当时绣橘都恨不能立时替迎春点了头,迎春却只笑着说不必。
她是个姑娘家,及笄便要出嫁,如今府里并无人敢怠慢她,长辈姊妹们心里不管如何想,面儿上都待她亲热有加,又何必多事呢。世上谁人不说人,世上谁人不被说,便是皇孙公主,也难免上了话本戏词,叫贩夫走卒三教九流挂在嘴上,一个个管,却是管不过来。
当日贾琏听闻,还曾笑着说迎春是看道家经典看出了呆气,要小红她们快些把那些《道德经》一类的书都拿去点炉子,免得以后带累了他的好外甥们。迎春难得红着脸啐了兄长一口,回去气咻咻的连棋谱都不打了,特意捧着《道德经》翻了好几日,笑的几个丫头腰都直不起来。
这样的小事儿出的多了,迎春便多了个诨号,人称三不姑娘,意思是“不听、不问、不管”,过得犹如闲云野鹤一般,甚事不管,就差悟道了。
侍书是府里的家生子,自然也听过二姑娘的诨号,按自家姑娘的吩咐说与绣橘的时候心里就一直捏了把汗,生怕二姑娘不管这闲事,只冷眼旁观。毕竟隔房的姊妹,二姑娘不愿沾手这种事儿也实属平常。
且绣橘当时听了只微微蹙了蹙眉,连问都没问一声,好似根本什么也没听到一般,侍书都不知道她到底会不会把话传给二姑娘听,心里不由更是七上八下,回去后也不敢瞒着探春,将经过一五一十说了,主仆两个都是大半夜不能合眼。
第二日一早,探春强撑着起身去给贾母请安,却听稍后过来请安的邢夫人一脸慈爱的替迎春赔罪,说是那丫头昨儿夜里有些魇着,才一大早就去了她院子里说话,恰巧又遇见了大老爷,大老爷有些日子没见二姑娘,便留她说话,今儿早上就先不过来了。
贾赦与迎春共叙父女天伦也是人之常情,贾母听得直乐呵,当然不会怪罪,反倒笑骂邢夫人太过小气。那口气那神色,在座诸人哪个听不出贾母言语间对邢夫人的亲近,纷纷凑趣说了几句玩笑话。就是一向对大房夫妻两个神色淡淡的王夫人,不知是不是心中藏了事儿,也浅笑着附和了几句。
唯有平素行止得体的探春,竟然不知怎的出起了神,屋内诸人说的话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她之所以想求迎春帮忙,就是盼着迎春能在大老爷和琏二哥哥那儿帮她说上几句话。这府里老太太心里眼里只有宝玉和老爷,能弹压老爷改了主意的唯有他们二人,而能在他们面前说上话的,除迎春外不做他人想。
探春之前让丫头递话儿时也不过想着好歹为自己的一辈子试上一试,为的是心底的那一丝不甘,可迎春会不会真的帮她这一回,她心底也不是十分有把握。毕竟姊妹两个的关系,说好听些是朝夕相处、一同长了这几年,说不好听些,也不过是一个院子里住了几年,大家各扫门前雪,情分上与湘云她们也没什么不同。
听说迎春对自己的事儿如此上心,探春当真是五味陈杂,暗暗发誓他日若有机会,定要报答迎春的这一份恩情。
一众女眷在贾母房中凑趣的时候,迎春已经端端正正坐在贾赦的书房里,捏着帕子将绣橘从侍书那儿听来的话一五一十说给了贾赦听,末了她想了想,又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揣测:“不是女儿将二太太往坏处想,实在是她与三妹妹母女缘薄,突然对三妹妹的姻缘这般上心,委实叫人心中生疑。三妹妹好歹也是咱们家人,要从府里出门子的,若是真有什么不好,倒叫人说嘴。”
迎春越大,就越像她早逝的姨娘,一双丹凤眼不像父兄那般顾盼多情,显得纯澈无辜,看向贾赦的目光里还带着些看破人心的洞明。
贾赦平素一直对迎春这个女儿颇为漠视,自迎春搬去贾母院子旁后父女两个甚少见面,也有好些年不曾与迎春的视线对上,以至于这时才发觉这个女儿的心思怕是比他以为的剔透许多,甚至晓得他比起救人,更乐得瞧二房的笑话。
不自在的轻咳了一声,贾赦倒不至于目光闪躲,转而不以为然的嗤笑一声:“二房的丫头找到你头上了?她倒是个伶俐的,知道她娘老子靠不住,兄弟也都不中用,只能靠着咱们一家过活。能明白这府里谁当家,就比她老子还强些,托生个女孩儿家,倒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