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贵妃是左相家的嫡女,左相与太傅同为三朝元老,辛贵妃自然是认得纪太傅的,不止认得,辛贵妃以前还在太傅府里开过蒙,同样的,也经常挨太傅的手板。
现在想起来,好像已是上辈子的事了。
乍然再见太傅,辛贵妃一瞬间又想到了小时候自己抱着《女戒》熟读背诵,却被太傅指着鼻子骂她母亲庸俗蒙昧时的情景。
《女戒》《女训》是女子自小就要修习的课本,也是母者教女的至尊法典,辛贵妃以前就是让她母亲督促着背诵,可在太傅眼里,这些物化女子,轻鄙女子的书籍,却是文人之耻。
小时候辛贵妃不懂这些,后来长大了,进了宫,才知道像太傅这样认为男人与女人,不应该存在卑贱高贵之分的文人,有多么难得。
也知道了,为何太傅会如此受学生们尊崇,受百姓们爱戴。
他真的是一位从骨子里,就透着高尚的贤者。
能成为他的学生,是他们的幸运。
哪怕现已身为贵妃,辛贵妃也很愿意尊敬的朝这位已经致仕多年的老先生福一福身,行一个学生礼。
纪南峥受了她这个礼,指着地上问:“这是你的小公主?”
辛贵妃低头一看,那哭得满脸通红的,可不就是自己的小女儿吗,她立马心疼了,苦笑着道:“让老师见笑了。”
纪南峥着急得不得了:“那快把你家小公主拿走啊,别把我家娃娃压坏了!”都是年龄差不多的孩子,谁抱得住谁啊!
辛贵妃:“……”
母妃亲自来了,肯定要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个月也见不到几次的父皇保险,文清公主可算从小哥哥身上下来了,乖乖的跑回母妃怀里,却还是忍不住,又回头往小哥哥那边看。
小黎对她挥挥手,礼貌的道:“再见。”刚刚钻进母亲怀里的文清公主又跑了回来,一把抱住小哥哥,可怜巴巴的对母妃道:“我可不可以,把哥哥一起带回去。”
四岁的小姑娘,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文清公主本是在两名宫女的伴伺下,在御花园里荡秋千,可其中一名宫女临时回去换果水,另一名宫女又尿急去了净房,小公主没人照看,追着一只兔子,跑着跑着
,就栽进了小池塘。小黎当时正好带着小花在池塘边的灌木丛找虫子,小花是只非常嗜睡的蜘蛛,但今日进宫后,它却难得的醒了神,非常满意土质丰厚的御花园豢养出的毛毛虫,钻进灌木里,吃了个肚儿圆,小黎就在旁边
等着它,等着等着,没等到小花吃饱,却等来一个没头没脑的小丫头,二话不说,就往池子里跳。
事态紧急,小黎没来得及抓住小丫头,眼看着她摔进池子里,只能下水救人。
人救上来后,小黎身上也湿透了,他看着一脸紧张,问他有没有哪里受伤的太爷爷,脆生生的回答:“我没事,太爷爷,我会水的。”
说着,又看了看还缩在自己怀里,哭得梨花带雨的小丫头,有些为难的抓抓脑门。
皇上这时已匆匆走来,他心疼的想将小公主抱过来,可因受了惊吓,小公主现在非常敏感,谁都不要,就赖在救她上岸的小哥哥怀里不出来。
皇上有些茫然,还想再抱抱小公主,可他一碰,小公主就哭得肝肠寸断。
皇上忙收了手,却已震怒,起身,大声喝问:“常缘殿宫女何在!”
去了净房回来的宫女,见公主不见了,本就吓得面无人色,此时又看到小池塘边的阵仗,顿时五雷轰顶,哆哆嗦嗦的扑跪过来,一个劲儿的磕头告罪。
可无论她说什么,公主遇险,惨遭大难,这伴伺的宫女,是铁定性命难保了。
小公主哭得撕心裂肺,小黎离她近,被她嚷得耳朵都要聋了,可偏偏小丫头就在他怀里不出来。
小黎没办法,只能搂着她,像平日哄丑丑一样,软声哄她:“没事了,没事了,别哭了哦,乖。”
小公主哪里听得懂,方才生死一线,她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现在只顾着哭,什么都顾不上了。
小黎没办法,只能一直抱着她。
因着小丫头不撒手,小黎也没法换衣服,索性他有内力,便用自身的热量烘干衣服,烘衣时,也湿透了衣服的小公主觉得他怀里暖,更往他怀里缩得不愿意走。